-
王洪才(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李欢欢(江苏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百年嬗变:教育方针与政策的视角[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江作军1,徐正兴1,2(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应用型大学教育管理改革的理路分析[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侯嘉淳1,金劲彪2(东南大学法学院;浙江树人大学科研处).产教融合视阈下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的制度构建[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张佳伟1,李莹2,陆丽3(苏州大学师范学院;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苏州大学教务部).综合性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 ——基于S大学的实证分析[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周建松1,陈正江2(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办;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于“双高”绩效管理的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孟晓轲1,王立新2(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办).高校共青团组织凝聚力提升研究[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孟凡婷(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大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哲学思维[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谢芳1,2,陈亚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学生工作处(部)).大学生资助体系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毕亮,周建超,董芝杰(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直播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省思[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张迪(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美育视域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研究[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鲁学军1,卜慧芬2,3(泰州学院院办;泰州学院人事处;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发展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工作体系建构:理念、内容、路径[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贺武华1,章晓乐2(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从理性到理想: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内在意蕴与遵循 ——兼评《大学理想主义及其实践研究》[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刘奕琳,何菁,周统建(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学科突围与生态文明学科体系建构 ——以行业院校传统学科为例[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李璐(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自适应学习的内在动机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乐守红(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大学文化传承功能研究[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董云川1,曾金燕2(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尤需回应“校长三问”[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赵春霞(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数据智能化: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进路[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王钢1,2,曹如军3(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研究生处;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现状深瞄与路径优化[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张应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质量民间立场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J].江苏高教,2021,第11期
-
陆启越(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模型与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21,第10期
-
周远1,2,牧士钦2(西安交通大学学工部(处);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精准化理念与模式探析[J].江苏高教,2021,第10期
-
黎庆兴1,2,李德显1(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推拉理论视域下高校人才流动困境及其治理路径[J].江苏高教,2021,第10期
-
眭依凡(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大学内涵式发展:关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的思考[J].江苏高教,2021,第10期
-
李奇虎1,俞雅莲2(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审视与实践[J].江苏高教,2021,第10期
-
李洪荣(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高等职业教育身份歧视现象论析[J].江苏高教,2021,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