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梅蕾,孙立峰,李文,张鹏(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碳标签对低碳购买意愿的作用路径研究 ——基于亲社会行为调节的中介效应[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5期
  • 唐议,郭亚,张燕雪丹(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渔业法律法规研究与咨询中心).公益诉讼中水生动植物资源损害鉴定评估现状评析及完善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5期
  • 景司琳,张波,臧元琨,孙新宇(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普惠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5期
  • 周勇飞(湖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比较法视域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构造的流变与省思[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5期
  • 杨杨,汪雪铭,陈廷贵(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战略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江禁捕典型省域渔民生态种养采纳意愿及其驱动路径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5期
  • 陈一博,雷良海(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双碳”背景下碳排放的边际外部性成本及最佳碳税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李书林1,2,董战峰2,龙凤2(郑州大学管理学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税研究中心).国际碳税政策实践发展与经验借鉴[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景晓栋1,田贵良1,2,程飞3(河海大学商学院;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愿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张雪,常玉苗(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经济集聚、收入差距对水污染影响的时空分析——基于中介效应和动态空间门槛效应检验[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赵晶晶1,葛颜祥2,李颖2(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协同引擎、外部环境与流域生态补偿多主体协同行为研究——以山东省大汶河流域为例[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宋美喆,柒江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政府行政权力调整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撤县设区”和“省直管县”改革的经验证据[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张泽义,周玉琴,杜家廷(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江经济带绿色城镇化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多维城镇化视角[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顾一帆,杨弘扬,吴玉锋,左铁镛(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中国铜产业体系演化的碳中和实现机制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陈吕军,何旭斌,田金平,陈亚林,欧其,严间浪,黄国东,陈虹,刘锐,苏建军(清华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绍兴众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典型染料医药化工园区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高帅,李彬,邓红梅,王灿(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所;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与节能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巴黎协定》下自愿碳市场的运行模式及对我国的影响[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吴健贤1,聂鑫1,2,汪晗1(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周嘉欣,白雨鑫,苏杨,王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模式国别比较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郑军,刘婷(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要发达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崔泽优,董战峰,葛察忠(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我国智慧碳监管建设的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刘南1,孔军1,王梓宁2(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大学数学学院).国家公园领域财政事权划分改革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李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加强国际合作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必然选择[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郑军(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政策研究部;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环境政策研究室).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行动路径[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4期
  • 方恺1,2,3,李程琳1,黄玮4,陈静1,王福宁5,张旭亮3(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林业资金管理中心;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碳汇生态产品的科学内涵、价值评估与实现路径[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3期
  • 杨新梅,周瑞辉(宁波财经学院金融与信息学院).设立国家高新区能否驱动城市绿色发展——基于双重差分法的经验数据[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3期
  • 杨静1,汪峰2,赵婧1,刘海东1,赵芳1(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基于大数据的“邻避”设施环境社会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3期
  • 严坤1,高晗博1,冯则实1,高洋1,吕一铮1,廖恺玲俐1,刘英洁1,刘锐2,田金平1,3,4,陈吕军1,2,3(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浙江省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关于建立工业园区统一规范碳核算方法体系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3期
  • 石伟1,张金金2(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女性参与:实践形式与组织机制[J].中国环境管理,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