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晨光1,2,尚永泽1,李占斌1,张阿凤2,陆思旭2,马波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地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改良绿地介质对海绵城市污染物削减的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殷锡凯1,叶茂1,2,赵凡凡1,周泉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阿勒泰林区放牧前后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张中秋1,2,劳燕玲2,3,韦金洪4,胡宝清5(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钦州市国土资源利用与监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北部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PAS2050规范的土地整治碳排放定额测算方法及其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杨敏,李帅,曹慧翔,黄婷,李媛,谢军伟,赵耕毛(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菊芋根系分泌物改良滨海盐土的微生物机制[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李龙1,2,张鹏1,2,郭跃3,余英4(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自然降雨条件下砒砂岩坡面细沟微形态及其侵蚀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冯智涛1,2,刘珍环1,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国不透水面变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张志伟1,2,尹惠妍1,2,薛杰3,4,余波1,2,韩嘉华1,2,姜有为5(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农牧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基于GIS技术的拉萨市城关区荒漠分类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蒋毓琪,杨怡康,朱少英(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山西省矿区2010-2019年自然资本存量动态评估[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曹夏雨1,张亚琳2,赵妍1,苏鹏飞1,王帆1(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临潼分中心).晋陕蒙接壤区1990-2020年水土流失动态变化[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高浩然1,2,周勇1,2,刘甲康1,2,王丽1,2(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信息熵的耕地土壤养分与环境影响因子空间相关性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丁隆真1,廖长丹1,王超1,叶力瑛2,胡清3(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北京)).不同广藿香产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冯斌,张学伍,徐敏,胡海峰(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土地利用变化对泥沙连通性及泥沙输移的影响 ——以重庆市涪陵页岩气开采区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徐立杰1,党晓宏1,2,高永1,3,冯亚亚1,李传福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杭锦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央与地方共建风沙物理重点实验室).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树种蒸腾特征及能量收支[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宋海清1,2,朱仲元1,李云鹏2(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6套格点土壤水分数据集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适用性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陆传豪1,2,邓利梅1,2,崔荣阳1,2,汪璇1,2,周涛1,2,刘刚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川中丘陵区桤木、柏木对紫色土风化与养分特征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刘金环1,2,李威3,吴建峰2,4(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师范学院贵州省流域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天眼工程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环境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王彦芳1,裴宏伟2,赵超3(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农业干旱遥感监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河北省高校生态环境地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北坝上地区2000-2019年植被绿度动态及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归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水土保持通报》2021年引证及评价报告[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水土保持通报》2021年优秀审稿专家及审稿专家名单[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6期
  • 张乐艺1,李霞2,冯京辉1,饶日光3,何天英1,陈瑜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2000-2018年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响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5期
  • 柳迪子1,杜守帅1,王晨旭2(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旅游型乡村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以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5期
  • 阳斌成,张家其,罗伟聪,喻兴洁,张兴苗(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基于TOPSIS及耦合协调度的湖南省2009-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5期
  • 刘哲1,2,3,4,张扬1,雷娜1,2,3,4,张庭瑜1,2,3,4,熊宇斐1,2,3,4,张盼盼1,2,3,4,黎雅楠1,2,3,4(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化施肥方式对黄土高原新增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团聚体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5期
  • 张晓东,赵银鑫,马风华,刘乃静,张勇,褚小东,吴文忠(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基于遥感数据的银川市城市公园对城市热环境降温效应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5期
  • 耿艺伟1,陈伟强1,2,张金鑫1,王珂1,张锋1,马月红1(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省土地整治与生态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沿黄干流地区社会-生态-生产景观恢复力演化特征及情景模拟[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5期
  • 王盛琦1,傅文慧1,寇建村1,白玛嘎翁1,乔千洛1,杨文权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沙地枯落物的水源涵养功能[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5期
  • 崔凯凯1,2,刘德林1,2,李翔海1(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