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志定(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建构教育理论的意义再认识[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4期
-
张雯闻,李婷,陈然(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后服务可以助力教育优质与公平吗 ——国外因果推断研究的进展与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4期
-
潘冬冬,周忆粟(澳门大学教育学院).漂在北京:新自由主义治理术与教育培训机构讲师的主体性[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4期
-
余晖1,陈心彧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双减”政策的目标系统与执行偏差 ——多重政策目标交叠影响的视域[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4期
-
张永1,柴泽英2,3,陈海建2,3,吕航莎1,郭翠2,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开放大学社区教育部;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家长家校合作边界管理意识量表的开发[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4期
-
马凤岐,叶嘉银(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雇主对毕业生能力评价和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4期
-
薛国瑞(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国民政府时期大学教育经费“国立化”发展论析(1927—1937)[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4期
-
杨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全球化背景下跨境教育空间生产的时代特征[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4期
-
陈栋(江南大学政策研究室).在假设与生存的世界中穿梭 ——关于教育学“假设”与“生存”问题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4期
-
杨新晓,陈殿兵(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现代教育治理的价值取向与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4期
-
蒲蕊(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人风采 ——郭文安[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4期
-
刘志文1,孔巧丽2(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多维内涵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3期
-
申仁洪1,张婷2(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我国培智学校课程发展的历史逻辑、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3期
-
孙嘉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知识转化与认知建构:规则教育的学校实践理路[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3期
-
高水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垂直传递与水平传递——教学过程的差异化架构[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3期
-
常亚慧(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抚育经历与知识重构:作为家长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逻辑[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3期
-
张禄成(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实践逻辑视域下的教师教育惩戒:问题及应对[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3期
-
施雨丹,张莹(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理论视域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3期
-
贾利帅(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和而不同:“三级两跳”视域下全纳教育与随班就读关系审视[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3期
-
陆石彦1,方明生2(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上海杉达学院教育学院).勃鲁盖尔《儿童游戏》中的儿童观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3期
-
蔡黎曼(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现代化的广东路径——从师资建设角度出发[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3期
-
谢永祥(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同胞数量、性别结构与教育获得——不同学段的比较分析(1978—2008)[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3期
-
刘金荣(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弘扬优良家风 助力立德树人——《一纸家书教泽深:傅雷与傅氏家风》评介[J].现代教育论丛,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