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静(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数字时代媒介对地方语言的影响:广州年轻一代的粤语使用与认同[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4期
-
《当代青年研究》编辑部.欢迎投稿及订阅[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4期
-
许程姝(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希望的力量:高学业成就农家子弟留守历程中的精神向度及其建构[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3期
-
王欣宇,刘胜枝(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传播学系).诗意传承、仪式展演与亚文化资本积累 ——古风音乐圈的亚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3期
-
韩子旭,吴愈晓(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数字资本的双重再生产: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影响及其异质性[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3期
-
李文烨1,王维昊2(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网络欺凌如何影响青少年的社会情感能力? ——兼谈学校氛围的调节作用[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3期
-
刘明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改革开放早期的婚恋选择及其时代特征 ——以返城知青为例[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3期
-
牛可心1,顾岩峰2(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大学社科处).美国一流大学的研究生职业发展促进:能力图景与实现路径[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3期
-
朱亚希,曹璞(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弹性时间与有限自主:深度媒介化教学中的时间结构重塑及其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3期
-
刘庆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当代欧洲青年战略:历史演变、政策框架与发展走向[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3期
-
赵雅馨(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数字母职实践:在线分享育儿信息的内在逻辑、行动策略与群体认同[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3期
-
宋利国(陕西省团校培训部(理论研究部)).青年工作相关学科建设的理论逻辑与行动路向[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3期
-
刘超(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共谋与失序:青少年抑郁的“泛疾病化”[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2期
-
雒珊(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生活取向:县域返乡青年创业的实践逻辑及风险[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2期
-
李静,凌鹭(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友好:多维意涵与时代价值[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2期
-
王小兰,宗海静(北京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院).“儿童之家”建设的执行差距成因探究 ——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2期
-
杨慧1,黄钰婷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资源互赖视角下的青年社区参与 ——基于对X社区新冠肺炎疫情治理三阶段的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2期
-
尹秋玲(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个体解绑:农村自由恋爱式早婚兴起 ——基于西南C村的田野调研[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2期
-
张青子衿(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元宇宙技术下的青少年政治社会化[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2期
-
侯慧丽(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责任与期待:中国青年的养老观念及代际差异[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2期
-
蒋科(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从“阳刚之气”到“雌雄莫辨”:女性中性偶像之变迁及其生产机制[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2期
-
贺光烨,蔡楚芸(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迁入地方言能力与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2期
-
丁雅婷,伍麟(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音乐“网抑云”:青年圈群抑郁话语的符号表征和互动策略[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1期
-
郭小弦,张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互联网使用与青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与网络依赖的中介效应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1期
-
朱晓文,任围(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家庭背景如何影响青少年数字技能? ——基于家庭资本投入的解释[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1期
-
黄志辉1,李蕉2,郭壮2,何畏3,王雪超4(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重要精神[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1期
-
郑艳姬(玉溪师范学院法学院).青年人的日常“上火”经验:基于身体感的视角[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1期
-
张亮(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结婚还是分手?流动青年同居者的关系转变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1期
-
朱舒婕,林心婕(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自然脸”还是“网红脸”:整容女性的象征性边界实践[J].当代青年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