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妮1,2,张腾2,熊康宁1,陈倩1,郭丁力3,刘之威4(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世界自然遗产地陆生藻类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24期
-
段媛媛,王淳忆,张曹莉,郭富康,郭正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业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株密度和氮素互作对垂穗披碱草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24期
-
于露1,王红梅1,2,郭天斗3,杨青莲1,孙忠超1(宁夏大学农学院;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亚盛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荒漠草原-灌丛镶嵌体的植被稳态转变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24期
-
吴一博1,金光泽1,2(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灌木器官的N、P分配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24期
-
马锐骜1,2,吴辉1,2,王志瑞1,2,戴冠华1,于大炮1,姜勇1,李慧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长白山林线过渡带树岛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J].生态学报,2021,第24期
-
陈秋彤1,刘骏杰2,覃子浏1,明霜1,姬翔1,杜钦1(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基于野外观测检验动物廊道选址模型的准确性 ——以白头叶猴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24期
-
郝卓1,高扬2,张晴雯1,熊佰炼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清洁流域团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遵义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典型喀斯特流域旱雨季交替下溶解硅的输送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24期
-
刘珍环,陆晓君(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农作物景观生态研究:概念框架与研究方向[J].生态学报,2021,第24期
-
吉晟男1,崔绍朋2,邓怀庆3,李春旺4,5,肖能文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抽样调查策略研究 ——以武陵山地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24期
-
陈佳,段文标,曲美学,王亚飞,杨习锋,孟思静,兰航宇(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冷杉红松林掘根倒木及其微立地对凋落叶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24期
-
庄明浩1,贡布泽仁2,张静3,李文军4(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草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问题及展望[J].生态学报,2021,第24期
-
李泽卿,黄永梅,潘莹萍,陈慧颖,胡广荣,杨崇曜.高山嵩草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模拟[J].生态学报,2021,第24期
-
詹天宇1,2,赵文武1,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陆地表层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多重压力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探究 ——IGU-GFE地理学与可持续研讨会简述[J].生态学报,2021,第24期
-
焦敏1,周伟奇1,2,3,钱雨果1,王佳1,郑重1,胡潇方1,2,王伟民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环境保护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斑块面积对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1,第23期
-
何思源1,王博杰1,2,王国萍1,2,魏钰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自然保护地社区生计转型与产业发展[J].生态学报,2021,第23期
-
杨强强1,2,徐光来1,2,3,李爱娟1,2,刘永婷1,胡春生1,2(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省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重点实验室;皖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青弋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23期
-
韩贞贵1,2,3,周运超1,2,3,任娇娇1,2,3,白云星1,2,3(贵州大学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贵州省高原山地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林学院).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各粒径团聚体湿筛后的有机碳分配[J].生态学报,2021,第23期
-
杨良健1,曹开军1,2(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新疆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新疆85个县市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J].生态学报,2021,第23期
-
郭二辉,樊子豪,张瑞香,孙金华,杨喜田(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岸带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对水文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1,第23期
-
彭立,邓伟,黄佩,刘颖(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盆地多重生态系统服务景观指数评价与服务簇识别[J].生态学报,2021,第23期
-
王光州,贾吉玉,张俊伶(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反馈理论及其在自然和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1,第23期
-
向君1,樊利华2,张楠楠2,吴淑兰1,郭敏1,周星梅2,王彦杰1(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施磷对干旱胁迫下箭竹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23期
-
舒远琴,宋维峰,马建刚(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哈尼梯田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生态学报,2021,第23期
-
李锋1,2,马远1,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生态修复研究中心).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1,第23期
-
陶敏1,2,岳兴建1,2,岳珊1,代丽娜1,韩文文1,王永明1,2,刘果1,李斌1,2(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丘陵区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蓝藻水华风险 ——基于优势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23期
-
韦柳端1,2,朱济友1,2,李夏榕1,2,孙广鹏1,2,张新娜1,2,徐程扬1,2(北京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研究中心;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培育及生态系统研究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根系功能性状对干瘠立地适应的种间差异 ——以北京石质山地主要观赏树种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23期
-
吴洪潘1,2,刘冬志3,马伟2,戚英杰2,邵长亮2,初红军1,2,4(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新疆环疆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研究所).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报,2021,第2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