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延1,吴涌珍1,顾晨1,杨生妹1,殷宝法1,魏万红1,2(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省动物重要疾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猫气味重复暴露对青春期布氏田鼠反捕食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J].兽类学报,2021,第4期
-
杨雄威1,2,彭彩淳1,2,郭群毅3,冉景丞3,王野影4,张明明1,2,胡灿实1,李仕泽5,粟海军1,2(贵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苗岭地区野猪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分析[J].兽类学报,2021,第4期
-
何倩芸1,2,王小祎1,2,罗概1,2,张珮1,2,冉江洪1,2(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省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不同放牧模式下高原鼠兔洞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J].兽类学报,2021,第4期
-
李德河1,崔凯1,高惠1,马泽芳1,胡良臣2(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学院;胶州市九龙街道办事处农业办).外源褪黑激素对水貂血清主要生殖激素年周期变化的影响[J].兽类学报,2021,第4期
-
李丹1,王晓军2,赵旭喆1,周宏1,洪明生1,韦伟1,韩菡1,唐俊峰1,张泽钧1(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和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在影响大熊猫同域分布大中型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中的相对作用[J].兽类学报,2021,第4期
-
赫晨1,2,黄淑丽1,2,刘景1,2,宋怡然1,2,鲁伟1,2,张知彬1,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互作卓越研究中心).视觉和嗅觉密度信号对布氏田鼠社会应激的影响[J].兽类学报,2021,第4期
-
吴明阳1,2,陈仕望1,2,孙丙华2,3,王希2,3,夏东坡1,2,李进华2,3,4(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黄山生物多样性与短尾猴行为生态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季节和等级顺位对雄性黄山短尾猴粪样皮质醇水平的影响[J].兽类学报,2021,第4期
-
李兴康1,2,钟旭凯3,韦绍干2,崔亮伟1,范朋飞3,管振华1,马长勇3,4(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高校极小种群野生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群体大小和觅食环境变化对东黑冠长臂猿日移动距离的影响[J].兽类学报,2021,第4期
-
廖荣1,2,陆施毅1,2,黄中豪1,2,李友邦1,2(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师范大学;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白头叶猴与黑叶猴觅食行为的比较[J].兽类学报,2021,第4期
-
满都呼1,2,袁帅1,2,杨素文1,2,纪羽1,2,朝克图3,伟军3,付和平1,2,4,武晓东1,2(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啮齿动物研究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东北鼢鼠活动强度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J].兽类学报,2021,第4期
-
张明春1,周晓1,吴虹林1,仇剑1,张一2,黄山1(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圈养大熊猫体重的变化规律[J].兽类学报,2021,第4期
-
谢慧娴1,李彦男1,梁晓玲1,张惠光2,詹丽英2,吴毅1,余文华1(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环颈蝠(Thainycteris aureocollaris)在中国分布的再发现[J].兽类学报,2021,第4期
-
刘明星1,2,陈星1,2,侯星羽2,黎运喜3,蒋文龙3,杨孔1,李晟4,官天培1(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绵阳师范学院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集群结构及季节变化[J].兽类学报,2021,第3期
-
李欣蕊1,赵序茅1,李明2(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生态学创新研究院兰州大学;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中国三种金丝猴地理分布的未来影响[J].兽类学报,2021,第3期
-
宋文宇1,2,王洪娇2,李弈仙2,何水旺2,蒋学龙2(大理大学病原与媒介生物研究所云南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两种兽类新纪录 ——藏鼩鼱(Sorex thibetanus Kast-schenko,1905)和甘肃鼩鼱(Sorex cansulus Thomas,1912)[J].兽类学报,2021,第3期
-
苏超1,李玉琼1,王倩2,李寿芹3,许磊2,高子厚1(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云南鼠疫防治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学院;云南省剑川县地方病防治站).云南省剑川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媒介情况分析[J].兽类学报,2021,第3期
-
吴桥兴1,唐流斌2,朱奇峰1,金学林1,金艺鹏3(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犬瘟热与野生动物[J].兽类学报,2021,第3期
-
王李玲,胡靖扬,匡卫民,于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非损伤性取样样品中富集宿主DNA的研究进展[J].兽类学报,2021,第3期
-
陈仕望1,2,吴明阳1,2,孙丙华2,3,王希2,3,夏东坡1,2,李进华2,3,4(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黄山生物多样性与短尾猴行为生态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黄山野生短尾猴理毛发生部位的差异[J].兽类学报,2021,第3期
-
韩思成1,2,陆道炜1,2,3,蒙皓1,2,梁子锋1,2,刘炎林4,宋大昭4,李晟2,罗述金1,2(北京大学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华北京津冀地区兽类新纪录 ——香鼬[J].兽类学报,2021,第3期
-
李园1,沈友笔1,王明卉1,2,易现峰1,2,王振宇1(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鼠类对栓皮栎和锥栗种子的贮藏:验证高单宁假说[J].兽类学报,2021,第3期
-
苏小艳1,2,3,李林1,2,3,燕霞1,2,3,张东升1,2,3,侯蓉1,2,3,刘颂蕊1,2,3(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大熊猫轮状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兽类学报,2021,第3期
-
程继龙1,夏霖1,温知新1,张乾1,2,葛德燕1,杨奇森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跳鼠总科物种的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J].兽类学报,2021,第3期
-
周国栋,朱倩,时文健,袁朋,姜世金,谢之景(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貂源沙门菌血清型调查及其对小鼠的致病性[J].兽类学报,2021,第3期
-
刘瑞,曹阳,刘兴,田然,徐士霞(江苏省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鲸类低氧耐受的分子机制初探:基于HIF1α和TSC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兽类学报,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