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群1,易靖松2,3,张勇2,3,马志刚1,程英建2,3(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西南山区县域单元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以怒江流域泸水市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吴甜甜,陈煜,段忠东(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基于阻滞增长模型的台风强度演变模拟[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王子寒,张彪,景晓昆,肖成志,黄达(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工格室防治坡面型泥石流启动机理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孙路1,2,李廷辉3,4(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湖州市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山区桥梁地震易损性及平均损失率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梁建文1,于明东1,巴振宁1,杨贵生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盾构隧道横断面反应位移法在ABAQUS软件中的开发及工程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丁祖德1,廖明荣1,肖南润1,任志华2,刘正初3(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穿越活动断层隧道抗减震措施及适应性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李魁明1,2,姚罗兰3,张达1,刘溪辰1,韩默1(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京津冀地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李昊1,黄斌1,刘建2,李正农3,张志田1,曾加东1(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湖南大学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带海岛地区薄膜温室建筑抗风研究综述[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黄志1,2,郭汉文1,张柏丑1,李军1,廖继胜1,彭龙1(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省智慧建造装配式被动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钢管混凝土四肢格构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邓雨婷1,2,3,胡卓玮1,2,3,胡一奇1,2,3(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万维网环境下涉灾信息数据采集方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王伟1,2,李犇1,2,罗佳乐1,2,胡俊3,姜屏1,2,李娜1,2(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浙江省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动荷载作用历史对水泥固化钙质砂三轴力学特性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马辉1,2,强佳琪2,张国恒2,刘方达2,刘喜洋2(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冷弯薄壁高强度合金钢光伏支架构件连接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赵洪飞1,乔崎云2,曹万林2,姜爽1,马晨洋3,刘宏波3(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缆分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铝合金-木组合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陈联盟1,刘毅杰1,曾一洪1,章禾1,周一一2,董石麟3(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常州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浙江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索杆预张力结构连续倒塌非线性分析与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陈玉燕1,2,马学宁1,张正3(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温度及含水率对土体温度场影响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李正农,周立凡(湖南大学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树木疏透度确定方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王志兰1,马超1,吴佳亮1,苗绿1,路璐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基于树木年轮重建密云小西天流域泥石流事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裴振伟1,年廷凯1,万驰1,吴昊2,张彦君3,张超锋4(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基于BIM技术的边坡支护结构微型抗滑桩群设计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熊绍真1,2,史文兵1,3,彭雄武3,王勇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大学教育部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基于离散元的普洒崩塌过程分析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王川1,涂宽1,谌华1,耿丹1,王文龙2,3,李樵民2,3(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遥感调查院;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宁夏数据与应用中心).Stacking InSAR和IPTA技术应用于探测宁夏隆德县滑坡隐患[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邹鹏1,王思奇2,罗刚1,赵永杰1,李荣发1(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考虑夹持效应的滑移式危岩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陶真鹏1,2,3,徐宗恒1,2,张宇1,2,牛福长4(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气象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基于面向对象的云南永胜县金官盆地东缘古滑坡群识别[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李晓蕾1,孙明星1,张超2(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陕西省建筑设备安装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RC框桁式墙体破坏模式及地震损伤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胡林浩1,葸振东1,刘俊辉2,唐亮2(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单护盾TBM施工阶段围岩荷载与管片受力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段存坤1,张春巍1,2(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工业大学多学科基础设施工程研究中心).层间隔震结构摩擦摆控制系统参数影响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5期
-
俄有浩,马玉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农田涝渍灾害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4期
-
周斌1,2,邹强1,蒋虎1,2,李聪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川西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及泥石流动态危险性响应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4期
-
李宝幸1,2,蔡强1,3,宋军4,陈龙1,3,刘建康5(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西华大学应急学院).基于FLO-2D的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以麦多沟泥石流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4期
-
张雪芹1,徐晓明1,2,李想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近40年增暖背景下岷江流域降水异常变化[J].自然灾害学报,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