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梅乐,马星,连鑫龙,陈俊松,杜勇(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经纬测绘信息有限公司).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灾害易发性影响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丁海平,张如艳,于彦彦(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SV波入射下相邻半圆凸起地形地震响应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张成军,严武建,康林(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门源Ms6.9地震序列及祁连山地震带余震序列的统计特征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李利萍,李明会,潘一山(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学环境学院).动载扰动下倾斜煤岩组合块体超低摩擦效应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王江,马强,陶冬旺,解全才,薛韬(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基于P波位移增长特征的矩震级时域估算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张季,郑凯,肖军,谭灿星,巴振宁(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SV波任意角度入射下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罗文文,聂登攀,王丽萍,程印,何亚蔺(重庆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能源工程力学与防灾减灾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考虑倾滑断层上覆土层影响的地表位移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代鑫,郭恩栋,吴厚礼,王晓娜(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地区城市供水管网分类地震易损性初步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董庆杰,尹国宏,赵健,李玉玲,宗云翠,韩春鹏(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黑龙江省弘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有机硅改性路基土体渗透性变化及微观结构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李永贵,全嘉,李毅,严佳慧,胡阳(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大学结构抗风与振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湍流特性对圆形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影响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曹万林,刘策,刘思媛,杨兆源,刘亦斌,陈玉宝(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内蒙古建能兴辉陶瓷有限公司).面层强化型发泡陶瓷板平面外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李军阔,郜帆,刘春城,王丽欢,任亚宁,颜召,姜涛(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输电塔倒塌失效模式和主材角钢加固方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董博文,李东桥,梁建文,赵华(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井字型交叉地下管廊纵向抗震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程艺,庄海洋,李兆焱,吴琪(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基于2种不同判别方法的深厚软弱场地液化对比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张卜平,朱兴华,程茜,孙恒飞,蔡佳乐(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早期黄土洞穴识别理论与技术发展现状[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尹志勇,许鸣珠,景立平,高攀,韩雪,杨光(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橡胶-砂混合土动力学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王晨雨,叶妍君,邱英俏,杜美庆(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正元数字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烟台市智慧城市及物联设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舆情信息提取及时空可视化[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黄静宜,刘智荣,刘晓燕(防灾科技学院;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沂沭断裂带北段断层泥中石英颗粒微形貌特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5期
  • 杜镇瀚1,钟启明2,3,董海洲1(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重点实验室).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堰塞湖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4期
  • 黄永1,于建琦1,林旭川2,3,钟江荣2,3,李惠1(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深度学习的建筑破坏状态智能评估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4期
  • 林沛延1,林陪晖1,王俊2,王乃玉1(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浙江省台风灾害风险评估和动态风险预报[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4期
  • 牛全福1,2,3,熊超1,雷姣姣1,王浩1,刘博1,张瑞珍1(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省应急测绘工程研究中心;甘肃大禹九洲空间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基于FFPI模型的甘肃陇南山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4期
  • 赵凯旭1,王建明2,闫茜1,黄晓军1,3,4(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上海中梁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西安市老城区暴雨内涝模拟及其灾害风险评估[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4期
  • 徐澯1,2,3,4,宫阿都1,2,3,4,包文轩1,2,3,4(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基于机器学习的不可移动文物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以山西省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4期
  • 王松江,盘大滨(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基于集对分析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方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4期
  • 王家全1,2,3,王晴1,祝梦柯1,畅振超4(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灾变与生态治理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高校防灾减灾与预应力技术重点实验室).三级循环荷载下细粒含量对砾砂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4期
  • 刘晓然1,张略淼2,甄纪亮1,王威3(北京建筑大学理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考虑场所吸引度的片区震后固定避难空间优化[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4期
  • 何影1,2,王理想1,2,宋新江1,2,袁晓铭3(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季冻区分散性黏土抗剪强度特性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4期
  • 黄婉茹1,郭敬2,谭骏1,刘旭楠1,车助镁2,张尧1(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风暴潮灾害承灾体风险预警技术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