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蕴与构建[J].教育评论,2017,第12期
-
李荣华(成都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健康大学的生成机理:基于健康型组织的理论视角[J].教育评论,2017,第12期
-
王波(吉林省教育学院).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建构探究——评《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J].教育评论,2017,第12期
-
焦洁庆(常州大学学生处).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优化[J].教育评论,2017,第12期
-
逯新英(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当代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语文课程教学概论》[J].教育评论,2017,第12期
-
李丹(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形体训练专业基础课程规划与理论教学研究——评《形体训练与形象设计(第2版)》[J].教育评论,2017,第12期
-
王树生(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澳门城市大学).被需值教育: 一种新的教育理念[J].教育评论,2017,第12期
-
樊改霞,赵旺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对我国传统人才观的思考与追问[J].教育评论,2017,第12期
-
陈睿腾(闽南师范大学).近30年来政策话语对“课程”的关注及演变——基于1987-2017年《教育部工作要点》的文本分析[J].教育评论,2017,第12期
-
梁竞男(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高校访问学者管理制度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12期
-
刘雅倩,郭福平(福建教育学院).新时期《论语》义理解读综述[J].教育评论,2017,第12期
-
李淑艳(松原职业技术学院).高校学科英语教育发展和教学实践研究——评《学科英语教育理念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7,第12期
-
贺文武,刘国买(福建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李潭(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产业学院:校企合作新型路径[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童昕1,2,陈爱志1(福建工程学院;华侨大学).专业集群化建设助推高校向应用型转变[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梁微(广西大学).地方综合大学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周学铁1,秦俊华2(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甄月桥1,沈婷2,钱昆3(浙江理工大学机关党委;浙江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杨晓萍,周文婕,杨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走向和合:学前教育质量话语的转向[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刘熙,李曼(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中小学培训教育行业教师专业水平认证制度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辛立章(桂林理工大学工会).社会热点事件下大学生网络政治意识表达问题与对策[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袁玲丽(合肥工业大学).朱光潜“全人”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冯文全1,2,胡益炀1(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南大学).《弟子规》的德育思想对当代家庭德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刘红升,靳小怡(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体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李俊义(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高校与校友认同关系的类型、偏差及重建[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张航(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构主义视野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杜兴艳(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应用技术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
宋月升1,张成华2,嵇留洋2(江苏大学;江苏大学招生办).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焦点问题与对策[J].教育评论,2017,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