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何尧1,舒富民1,郑皓文2(民航机场建设集团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基于GIS多因素加权叠加的机场选址方法[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黑妍茹,王子,张振东(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区域进场扇区点融合飞行程序应用探讨[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杨建忠,刘明,陈希远(中国民航大学适航学院).考虑非线性因素的飞机EHA系统故障仿真[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王亚东1,石兴娜2(中交机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建筑与艺术传媒学院).车辆冲击荷载作用下桥梁振动响应分析[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陈芳1,徐碧晨1,米丰佩2(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机务工程部).飞机结构维修人员安全能力模型构建[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周峰(中国民航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涡轮叶片压力面缝型气膜冷却结构的数值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韩燕征1,张旭高2,仇晓锐3,王勇1,姜来为2(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技部;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信息网络中心).面向民航信息系统的安全评估标准化方法[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李晔1,李鹏飞1,王朔2,3,李姝2,3,汪磊2,3(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分校;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航空公司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民航机组特情处置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邢志伟1,李龙浦2,侯翔开2,施亚中3,王浩4(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西南航线中心;中国民航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基于改进ZF网络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检测[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刘兵飞,张超,张威(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可变形机翼的设计优化[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谢春生1,赵龙1,柳跃朋2(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终端区航迹识别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白杰1,陈岩康2,傅文广1,孙鹏1(中国民航大学适航学院;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吞雨对航空发动机风扇气动性能的影响[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刘雪梅,贾丽华(中国民航大学理学院).基于有限域上仿射空间构造新码本[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刘瑞华,张硕(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北斗B1信号干扰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田静,胡鹤翔(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基于GA-LSSVM的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刘浩翰,马晓璐,贺怀清(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融合用户兴趣漂移的Top-N推荐算法[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杨永刚1,宋炜2(中国民航大学通用航空学院;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风场干扰下四旋翼无人机的飞行控制与仿真[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张兆宁1,张莹莹1,冀姗姗2(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飞行服务中心).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空中交通网络流系统拥堵预测[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王飞(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空中交通流时间序列平稳性和非线性检验[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樊玮,宁俊文(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航线网络中枢纽城市选择的多目标优化模型[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冬霞,陈佩,刘海涛,王磊(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测距仪干扰信号频域特性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戴福青,张舜尧(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基于航空公司损失的不正常航班恢复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汪磊,高杉,张静怡(中国民航大学飞行技术学院).飞行经验与危险态度对飞行安全绩效的影响[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良,钱毅敏(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基于深度图像和骨骼信息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王雪瑶1,吕佳航2,魏志强3(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基于RECAT-EU的尾流间隔缩减效果预测[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毛杰1,李培波2,管恩广1,刘积昊1,赵言正1(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种高压电缆接头轮廓测量与切削方法[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帆1,2,王睿璇2,肖国松1,2,王鹏1,2(中国民航大学民航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民航大学适航学院).基于HUD导引功能的审定要求分析[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