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文娟1,周永航1,单维奎2,林聪3,陈四维1,陈正杰1,戢沛城1,牟方生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铁岭市维奎大豆科学研究所;开原市雨农种业有限公司).春播鲜食大豆川鲜豆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大豆科学,2021,第5期
-
刘玉兰1,马天1,王宇1,赵鑫怡1,姚子森2,陈殿元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吉林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低温贮藏年限对小粒大豆种子活力及幼苗质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21,第5期
-
赵晶云,林汉明,刘小荣,任小俊,任海红,吕新云,刘学义,马俊奎(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牧草绿肥兼用型大豆新品种汾豆牧绿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大豆科学,2021,第5期
-
刘俊,李海洋,贺米兰,张婷,刘宝辉,赵晓晖(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豆TOE基因的进化分析及开花调控功能解析[J].大豆科学,2021,第5期
-
于晓波,梁建秋,何泽民,曾召琼,冯军,吴海英,张明荣(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不同根腐病防控方法对四川省间作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J].大豆科学,2021,第5期
-
乔支红1,许荣华1,朱莉1,朱运平2(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北京市食品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凝固剂乳酸菌发酵豆腐贮藏稳定性研究[J].大豆科学,2021,第5期
-
支雅婧1,王梦1,甄亚钦1,2,3,王鑫国1,2,3,董超4,牛丽颖1,2,3(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省中药配方颗粒技术创新中心;中药材品质评价与标准化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淡豆豉活性成分一测多评检测方法建立[J].大豆科学,2021,第5期
-
蔡燕,韩鹏程,齐美玉,葛存旺(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豆脂肪氧合酶LOX-1热失活的高级结构变化分析[J].大豆科学,2021,第5期
-
刘喜平,王淑静,张福强,张丹,李大红(黄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GmRACK1基因对大豆耐旱性调控作用研究[J].大豆科学,2021,第5期
-
李泰1,杜浩1,黎永力1,程玉汉2,南海洋1,侯智红1,程群1,刘宝辉1(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大豆BBX32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基因编辑靶点设计[J].大豆科学,2021,第5期
-
刘骕骦1,邱颖胜1,刘燕敏1,李阳2,魏家萍3,沈英姿4,吴酬飞2(湖州学院理工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豆GmPM31基因生物信息学、组织表达及高温高湿响应分析[J].大豆科学,2021,第5期
-
杨红燕1,何庆元2,张英虎1,杨华伟3,向仕华3(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川渝地区地方和育成大豆品种籽粒性状关联分析[J].大豆科学,2021,第5期
-
陈亚光,昝凯,徐淑霞,王凤菊,张志民,郑丽敏,周青,申为民(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优质大豆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豆品种安豆1498对大豆疫霉菌株PsJS2的抗性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J].大豆科学,2021,第5期
-
孙明明,武琦,吕世翔,孙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科技杂志社;黑龙江省种业技术服务中心).2021年黑龙江省审定大豆品种Ⅰ[J].大豆科学,2021,第5期
-
韩德志1,王舒1,贾鸿昌1,张雷1,鹿文成1,李英慧2,邱丽娟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耐密指数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并筛选高耐密性大豆种质[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于晓波,梁建秋,何泽民,吴海英,张明荣(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株行距配置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许竹溦,雷俊,邵晓伟,汪寿根,陈润兴(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播期对鲜食春大豆衢春豆1号农艺性状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孙铭禹,王岩,范仁雪,牟琳,赵天宏(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大豆光合能力变化及光响应曲线的拟合模型比较[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卢城1,宫青涛1,陶雨佳1,尹帝1,邢兴华2,邢邯1,江海东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盛花期高温对大豆结荚及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李晓红1,张汉山1,屈哲2,余永昌2(商丘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内充种式大豆排种器仿真和试验研究[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许鑫怡1,曹历娟1,2,李天祥1,2(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心).新冠疫情下的中巴大豆贸易:现状、机遇与挑战[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陈华涛1,张红梅1,刘晓庆1,崔晓艳1,林大勇2,陈新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开原市雨农种业有限公司).早熟菜用春大豆新品种苏早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李金花,常世豪,杨青春,舒文涛,李琼,张东辉,张保亮,耿臻(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1985—2020年河南省育成大豆品种亲缘分析及骨干亲本挖掘[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徐唯佳1,路锦1,高慧慧1,万明月1,李佳佳1,苗龙1,王晓波1,邱丽娟2(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栽培大豆二列状互生叶序基因初步定位[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顾鑫,杨晓贺,姚亮亮,高雪冬,张茂明,刘伟,赵海红,丁俊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农业部佳木斯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试验站).大豆灰斑病菌Race15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
朱琨1,翟莹1,于海伟1,张军2,邱爽1,何佳琦1,李铭杨1(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大豆GmNCED5基因非生物胁迫响应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大豆科学,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