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戈金(内蒙古大学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民俗学的机遇与挑战[J].民俗研究,2023,第5期
-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J].民俗研究,2023,第5期
-
冯兵1,江鎏渤1,潘斌2,邹艳梅2,邓声国3(厦门大学哲学;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孔学堂签约入驻学者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传统礼俗与中国式现代化”笔谈[J].民俗研究,2023,第5期
-
王加华.《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研究》开启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研究的新视角[J].民俗研究,2023,第5期
-
潘斌,邹艳梅(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化礼成俗:中国传统礼文化的现代价值[J].民俗研究,2023,第5期
-
邓声国(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礼仪与礼意:对当下民间礼俗之反思[J].民俗研究,2023,第5期
-
孙九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文化遗产的旅游化与旅游的文化遗产化[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祝鹏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张梦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编辑部).秦及西汉前期私人畜养未成年奴婢之风探析——以简牍材料为中心[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张一璇(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分合之间:日式酒吧跨文化交换中的商品与礼物[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刘德增1,徐晓青2(齐鲁师范学院中国乡村调查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祖籍符号的建构:从个体的家族记忆到集体的历史记忆——以“直隶枣强”移民为中心的考察[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张继焦1,张爽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社会研究室;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视角下民族文化遗产的结构转型——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为例[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王杰文(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复杂类型及其表演——以打哑谜的故事(AT924)为例[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林海聪(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鱼腥草的图文书写与本草知识建构[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邓启耀(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燃灯意象:仪式化民俗与沉浸式光影艺术空间[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彭牧1,沈燕2(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连雯(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端午竞渡献祭本意新考[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刘先福(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钟敬文的口头文学观及其现实意义[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吴新锋,林恺雯(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徐文长机智人物故事与传说的转换——以AT1577B盲人挨打型为例[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刘铁梁(山东大学人文社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户晓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神话原型结构的实践民俗学阐释[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吕行佳,国先翼.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民俗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成功举行[J].民俗研究,2023,第4期
-
刘爱华(江西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反哺,还是互哺?——民间文艺发展内在逻辑探微[J].民俗研究,2023,第3期
-
孟凡行(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手工艺的思想资源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反思[J].民俗研究,2023,第3期
-
麦蕴妍,吴重庆(中山大学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华南农村研究中心).被遗弃的神明:家庭信仰空间中的人神关系——基于广东东莞厦岗村的田野调查[J].民俗研究,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