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涂朝勇1,2,赵中阔1,黎伟标2,陈淑敏2,陈逸伦2,张奡祺2(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海台风边界层湍流小波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毕雪岩,刘春霞,黄健,赵中阔(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台风登陆过程中南海近海阵风因子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罗志发1,2,3,4,5,谭超1,2,3,4,5,黄本胜1,2,3,4,5,邱静1,2,3,4,5,黄广灵1,2,3,4,5(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珠江河口风暴潮对径流的敏感性研究:以台风“山竹”为例[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刘段灵,陈超(广东省气象台).最优TS评分方法在逐时降水订正中的初步应用及评估[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张仲1,刘春霞2(湛江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雷州半岛一次典型局地暴雨成因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李少钿1,2,李毅能1,2,李骏旻1,2,张志旭1,刘春霞3,彭世球1,2,4(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与技术应用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风能输入参数对珠江口波浪模拟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马超怡1,2,李晴岚1,朱港亚1,2,陈申鹏3,唐小新3,李兴荣3(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市气象局).热带气旋影响下深圳地区闪电特征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杨国杰,唐思瑜,程正泉,谢蜀剑(广东省气象台).台风网格风场主客观融合技术的应用及评估[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朱海山1,尹汉军1,程高磊2,李少钿2,朱宇航2,彭世球2,3,4(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渤黄东海40年水位模拟与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4期
  • 陈芳丽1,刘显通2,曾丹丹1,3,姜帅1,4,甘泉1,梁家杰1,5(惠州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河源市气象局;惠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阳江市气象局).珠三角北部一次暖区强降水过程中的地形作用[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杨宝琛1,罗亚丽1,2,姜晓玲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热带气旋对1975─2018年暖季中国极端降水气候态、变化趋势及其与温度关系的影响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龙雨青1,张雪莹2,麦博儒1(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空军航空大学).ENSO对MJO传播特征演变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刘陈帅1,2,3,4,张阿思5,陈生6(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热带大气海洋系统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实验室(珠海);广东省气象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黑河遥感站和甘肃省遥感重点实验室).基于S波段双极化雷达的变分法的定量降水估计算法[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江文1,王东海2,3,张春燕2,曾智琳2,李国平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澳门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澳门环境研究院/澳门科技大学).近70年不同路径的南海热带气旋的统计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谢正帅1,吕伟涛1,马颖1,齐奇1,武斌1,姜睿娇1,孙秀斌2,陈绿文3,杜赛3,颜旭3,肖桐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平面标定法在闪电光学观测中的应用[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曹治强,王新,黄庆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上台风云系结构变化的遥感定量特征指标研究及应用[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薛子悦1,2,鲍艳松1,2,唐歌实3,成巍4,朱孟斌4,袁帅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气象环境卫星工程与应用联合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COSMIC-2掩星反演数据质量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王美玲1,梁湘三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海洋动力学实验室).一次闽南暖区暴雨的多尺度动力过程[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赵海军(临沂市气象局).山东一次台风龙卷过程灾调及环境和天气雷达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刘岩1,徐芬1,郑媛媛1,张蕾2,杨美荣3,慕熙昱1,梅海霞1(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典型强龙卷风暴中的地闪活动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陈志强1,2,3,甘秋莹1,徐建军1,2,3(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利用海-气-浪耦合模式(COAWST)对北印度洋一次强热带风暴“Fani”(2019)过程的数值模拟[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杨洁1,曹正1,杜宇2,武凯军3,李■雅1(中国民用航空中南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气象系).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广州白云机场终端区雷暴潜势预报[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尹金方1,黄洁1,史永强2,王洪3,梁旭东1,谢衍新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克拉玛依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Nudging地面加密观测改进数值模式对城市效应及其触发对流的模拟:一次夜间个例试验[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3期
  • 吴举秀1,潘佳文2,魏鸣3,顾瑜4(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气象局;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岛市气象局).不同尺寸冰雹S波段双偏振雷达偏振量特征统计[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覃卫坚1,李栋梁2,蔡悦幸1(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大范围暴雨气候异常对太平洋年代际涛动的响应[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吴俞1,2,李国平3,冯文1,2(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气象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与海南岛秋季暴雨有关的一类热带中尺度涡旋的动力学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江铭诺1,李冠毅1,2,何婉文1,王沛东1,李舒文3(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雄市气象局).1951—2020年广州地区极端气温指数年月尺度变化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张志坚1,张静2,伍光胜1,高瑞泉3(广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广州市气象台;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超大城市综合气象观测试验之测风激光雷达数据评估[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覃皓1,伍丽泉2,3,何慧2(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广西前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及其与东南太平洋海温变化的因果联系[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2期
  • 仲鹏志1,冶磊1,李煜斌1,吴彬贵2,高志球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台风“利奇马”模拟的影响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