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振宁1,2,慕少聪2,赵靖轩2,梁建文1,2(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综合模拟与城乡抗震韧性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基于动力学震源模型的三维沉积盆地直下型断层地震动模拟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3期
-
张灿旭1,2,马完君1,2,王舜禹1,2,朱健1,2,卢建旗1,2,谢志南1,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盆地对三分量地震动持时的影响初探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3期
-
刘奥懿1,荣棉水2,李小军2,王宏伟3,卢滔1,傅磊4(防灾科技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滇西南地区品质因子、场地反应与震源参数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3期
-
王玉石1,2,李小军1,2,李敏3,刘艳琼4,丁毅1,2(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浙江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场地条件影响调整系数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3期
-
丁佳龙,郝冰,李远东,周港圣,周正华(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典型斜坡地形地震动特征分析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3期
-
杨笑梅,胡苗,吴晟,陈鑫,赖强林(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基于小田原试验场地数据的不同基岩输入模型对预测地震动特征的影响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3期
-
师黎静,崔迪宇,刘佳轩,高凯(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预警仪观测地脉动差异与评估场地条件的可行性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3期
-
李宗超1,高孟潭1,孙吉泽2,司洁戈3,吴清1,李奇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海域俯冲带高频地震动模拟-以2021 年2 月13 日日本福岛MS7.1 地震为例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3期
-
黄朝龙1,陈少林1,沈吉荣2,张丽芳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基于流固耦合统一计算框架的三维大规模海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以东京湾为例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3期
-
卢滔1,郭林松1,佟鑫1,卢玉林2,霍敬妍3(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学院;防灾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防灾科技学院,信息化管理中心).场地对地震动放大作用的方向相关性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3期
-
丁海平,夏娴,张如艳,于彦彦(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SV 波入射下层状半空间相邻半圆形凸起地形地震响应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3期
-
刘科(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变形与损伤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3期
-
王玉石,荣棉水.专题简介[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3期
-
李峰,张杰汉,卢巍,张攀,占伟伟,田勤俭(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黄河中下游活动断层分布及其对古河道变迁的影响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
孙杰1,张予川1,徐婉君2,李涛1,张扬1(河南省地震局,郑州,开封市地震局,河南开封).开封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
张扬1,2,郭大伟3,张涛3,贺承广4,沈阳3,巩一帆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河南省地震局,郑州,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郑州,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郑州).新乡-商丘断裂永城段第四纪活动特征分析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
张波1,高泽民2,王爱国1,刘小丰1,郑龙1,袁道阳3(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兰州,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成都,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高起伏区无人机摄影测量精度评估-以西秦岭光盖山-迭山断裂为例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
乔龙,王磊,郭长辉,塔拉,沈小七(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豫西三门峡地区温塘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
吴果,孙浩越,吕丽星,冉洪流,周庆,周介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22 年青海门源MS6.9 地震后冷龙岭断裂未来强震的水平位错量评估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
彭白1,苏鹏1,2,鲁人齐1,蔡明刚1,郝重涛1,刘冠伸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研究站).浅层人工地震和地质雷达在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中的联合应用-以鹤壁市汤东断裂为例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
李涛1,王志铄1,高家乙1,贺承广2,沈阳3(河南省地震局,郑州,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郑州,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郑州).兰聊断裂南段构造样式与最新活动性分析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
鹿子林1,2,葛孚刚1,2,薛俊召2,许洪泰1,2,倪永进1,2,王纪强1,2(山东省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滨北地区埕南断层晚更新世活动证据及其地震危险性意义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
耿飞,徐超,温增平(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于单自由度等效线性化模型的RC 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
马小平,朱瑞,寇恒,刘岸果,张晓,张卫东(甘肃省地震局).甘肃省阿克塞5.5 级地震震害调查与启示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
刘华国,贾启超,龚飞(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鄂尔多斯北缘断裂托克托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
周占学1,2,于爽1,郭帅1,黄晓峥1,周小龙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河北省土木工程诊断,改造与抗灾重点实验室).基于颗粒阻尼器的多鼓型古柱抗震性能研究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
郁军建1,张扬1,2,孙印3,张哲1(河南省地震局,郑州,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盘谷寺-新乡断裂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特征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
赵显刚1,李稳2,成万里1,王斐斐1(河南省地震局,郑州,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新乡-商丘断裂延津至封丘段新构造期构造样式分析1[J].震灾防御技术,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