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国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历史移民与民族互嵌式村落演进——以咸丰县官坝村为考察点[J].民族论坛,2022,第2期
-
杨艳,王福成(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代性的多元内嵌与地方知识嬗变——基于独龙江乡现代化进程中村民日常经济生活的考察[J].民族论坛,2022,第2期
-
王彦龙(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民族互嵌与文化特质的共享生成——基于“托茂人”与“家西番”文化变迁的比较研究[J].民族论坛,2022,第2期
-
韦亮节,黄家信(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言文化向度——以广西乡村壮汉语言共生现象为例[J].民族论坛,2022,第2期
-
李军龙(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网络舆情“四要素”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民族论坛,2022,第2期
-
孙荣垆(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族际互动视域下排瑶命名制度的变迁[J].民族论坛,2022,第2期
-
宋艳梅(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六国北朝的正统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J].民族论坛,2022,第2期
-
陈永典,于丽娜(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集体主义精神的伦理价值研究[J].民族论坛,2022,第1期
-
陈振东1,普布次仁2(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大学).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构逻辑[J].民族论坛,2022,第1期
-
沙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叙事演进探赜[J].民族论坛,2022,第1期
-
覃英1,白晋湘2,朱福军1(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吉首大学).民俗体育发展与健康村镇建设的联动机制:逻辑关系、文化认同与推进路径[J].民族论坛,2022,第1期
-
汪洋(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劳模表彰——以1950年全国英模表彰大会中的少数民族代表为中心[J].民族论坛,2022,第1期
-
孙俊1,2,夏天顺2(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家国同构:明代丽江木氏土司的身份建构与国家认同[J].民族论坛,2022,第1期
-
王晓艳1,2,蒋梅3(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本叙事——基于滇缅边境龙安村景颇族家谱的解读[J].民族论坛,2022,第1期
-
刘薇(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南方人口较少民族“同源共母”神话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J].民族论坛,2022,第1期
-
王广瑞,关勇(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社亲与和谐族际生态:晋冀豫边界地区民族团结的一种实践路径[J].民族论坛,2022,第1期
-
唐勇,何方(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贾拓夫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思想述评[J].民族论坛,2022,第1期
-
刘永希(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思政部).内地西藏班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逻辑[J].民族论坛,2022,第1期
-
杨思远,黎明(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华经济共同体的历史形成[J].民族论坛,2022,第1期
-
蒋士美(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清末民初合族思想的勃兴与文学中的国家想象[J].民族论坛,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