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凤智,芦鹏(天津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4期
-
陈颖,宋眉眉(天津理工大学).协同育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4期
-
陈宁,陈天民,周茜茜(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基于社会行业发展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4期
-
刘秀娟,张桂春(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效果研究——以经济法课程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4期
-
白茹意,郭小英,贾春花(山西大学自动化与软件学院).基于OBE-CDIO模式的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4期
-
苏扬(徐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赜[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4期
-
张冬梅(天津理工大学).新时代高校“师友共建,德学示范”育人路径探究[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4期
-
李宝虹1,尹士2,霍英东1(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智化时代管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4期
-
姜威(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技能人才评价的职前与职后衔接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4期
-
王颖,王志琼,马彦辉,荣博文(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基于AACSB认证的管理类本科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4期
-
徐水太,陈美玲,袁北飞,朱文兴(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SEM的经管类实验室建设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4期
-
梁兆桢(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涵、价值与路向[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3期
-
李雪娇(天津理工大学).大学生重点群体就业能力探索——基于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天津)参训学员的实证分析[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3期
-
储凡静1,郭号林2,孙晓玲3(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理工大学).新时期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流失分析:因素、博弈与治理[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3期
-
袁华伟1,2,陈静1,2,李莉1,2,柳佳芸1,2(宜宾学院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食品添加剂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3期
-
李春林,刘思妍(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运行研究——基于10位院(系)领导的深度访谈[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3期
-
李美霞(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设计思维的构建与培养——以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课程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3期
-
杨丽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蕴涵、现实瓶颈与发展路径[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3期
-
潘玉会(天津仁爱学院).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意义、困境与路径[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3期
-
董志敏(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史”融入“原理”课的必要性及路径探析[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3期
-
张慧毅,李丹,杨雪文(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基于“三重螺旋模型”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3期
-
任艳萍,罗学刚(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与实践创新育人平台对接互动的高校班级学研模式建设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3期
-
刘新华,王学川,张辉,许伟(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产教融合”理念下皮革清洁生产技术与原理课程改革的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3期
-
李天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PBL融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专利法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3期
-
刘新民(天津理工大学).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2期
-
于海(天津科技大学).生态系统理论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2期
-
周兴兴(景德镇陶瓷大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2期
-
于源,焦志伟,杨卫民(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以先进制造理论与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2期
-
梁艳,王森,伍媛婷(陕西科技大学).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2期
-
张玉彦,李浩,文笑雨,孙春亚(郑州轻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制造背景下面向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