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树茁1,宋瑞霞2(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风险社会背景下性别失衡治理的公众参与——基于湖北省的调查[J].人口研究,2022,第4期
  • (《人口研究》编辑部).《人口研究》投稿须知(2022)[J].人口研究,2022,第4期
  • 唐丹1,张琨2,亓心茹3(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老年学研究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社会网络及孤独感的影响:基于用途的分析[J].人口研究,2022,第3期
  • 邱磊菊1,冯宜强2,史宇鹏3,孙宝文1(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互联网使用会影响居民生育意愿吗?[J].人口研究,2022,第3期
  • 伍海霞(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快速老龄化时期城乡老年人的家庭养老照料负担[J].人口研究,2022,第3期
  • 陈卫民1,万佳乐1,李超伟2(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上网为什么会影响个人生育意愿?[J].人口研究,2022,第3期
  • 杨瑞龙,任羽卓,王治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农村养老保险、代际支持与隔代抚育——基于断点回归设计的经验证据[J].人口研究,2022,第3期
  • 刘达禹1,赵恒园2,徐斌1(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理解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之谜——源于“家庭老年照料”还是“啃老”行为?[J].人口研究,2022,第3期
  • 陈昊1,陈岱云2,3(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山东大学).中国人口寿命性别差距的变动机制[J].人口研究,2022,第3期
  • 杜本峰1,曹桂2,盛见3(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生命早期家庭环境因素对老年健康贡献的区域异质性[J].人口研究,2022,第3期
  • 王东晖1,靳永爱1,刘涛2(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未来城市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生育转变:过程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22,第3期
  • (《人口研究》编辑部).《人口研究》投稿须知(2022)[J].人口研究,2022,第3期
  • 陈宁1,高卫星1,陆薇2,张原震2(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卫生健康干部学院).婴幼儿托育机构发展瓶颈、政策需求与治理取向——基于河南省2679个托育机构的调查[J].人口研究,2022,第2期
  • 李竞博,高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人口研究,2022,第2期
  • 张耀军,陈芸(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留城或返乡:城市住房对流动人口回流的影响[J].人口研究,2022,第2期
  • 董惠玲1,吴炳义2,于奇3(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婚姻状况差异的多状态分析[J].人口研究,2022,第2期
  • 巫锡炜1,刀玮皓2(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各民族族际通婚的结构特征: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考察[J].人口研究,2022,第2期
  • 黄凡,段成荣,毕忠鹏(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族际通婚变动的十大趋势[J].人口研究,2022,第2期
  • 徐世英,韩双嵘(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当前中国族际通婚变动的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22,第2期
  • 于潇1,陈筱乐2,3,解瑯卓2,3(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流动效应与户籍歧视效应对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影响——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J].人口研究,2022,第2期
  • 程梦瑶(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蒙古族、满族与汉族的族际通婚状况[J].人口研究,2022,第2期
  • (《人口研究》编辑部).《人口研究》投稿须知(2022)[J].人口研究,2022,第2期
  • 张震,马茜(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出生性别比转变的人口老龄化后果:前景与对策[J].人口研究,2022,第1期
  • 周皓1,2,刘文博2(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流动人口的流入地选择机制[J].人口研究,2022,第1期
  • 穆怀中(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口研究所).家庭子女养老与个人养老“互补替代”效应:理论与实证[J].人口研究,2022,第1期
  • 原新,张圣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灾难事件对生育率的影响: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J].人口研究,2022,第1期
  • 吕利丹1,赵翔宇2(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性别视角下的迁移历程研究——基于中国1930~1969年出生队列的分析[J].人口研究,2022,第1期
  • 陈英姿1,赵玉港2,胡亚琪2(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东北亚学院;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社会融合视角下中国老年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