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编辑部.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5期
-
顾永东1,刘兆星2,陆颖3(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产教融合创新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4期
-
王顶明1,李影2(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建设的学理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4期
-
李立国1,2,蔡文伯1,3(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集群结构特征: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4期
-
宋丽娜1,2,金丽馥3(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博弈与调适:高校教管主体协同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4期
-
李爱彬,杨晨美子(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遵循与关键路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4期
-
朱恬恬1,卢雅华1,张跃军2(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非期望产出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4期
-
张继明(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语境下合作型高校校际关系的建构[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4期
-
王建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知识社会视野下高等教育的隐忧与超越[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4期
-
汪文新1,2,陈亨维3,姜虹4(汕头大学法学院;汕头大学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汕头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汕头大学研究基地).心理契约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4期
-
罗泽意(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学学术创业困境及突破路径 ——组织边界理论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4期
-
马凤岐1,陆海棠1,2,王国亮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中心).课时还是学时? ——一个关涉学生学习中心的重要问题[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4期
-
李海龙(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的知识价值转向:从组织规划到学术创业[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4期
-
张卓,操太圣(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高校教师学术考核评价内卷化的实质表征、形成机理与纾解之策[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4期
-
潘海生,林旭(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遮蔽与澄明: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关键问题与可为路向[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3期
-
陈元媛(南京林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3期
-
胡德鑫1,2,纪璇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面向新工科的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刍议:动因、机理与实践进路[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3期
-
孔兰兰1,李新朝2,李瑾3(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大学教务处;韩国忠南国立大学经商学院).导师跨文化适应性指导对来华留学研究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3期
-
李立国1,孙杰远2,3,刘振天4,薛二勇5,6,3,陈亮7(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教育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科办;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多维思考与推进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3期
-
陈越,蒋家琼(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共治的架构、机制与效能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3期
-
田琳(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中、美、欧一流大学职能履行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3期
-
汪辉1,黄英杰2(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大学教育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人文内涵、机理与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3期
-
陈亮(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与行动逻辑[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3期
-
孙杰远(广西师范大学).共生视域下的中西部高等教育集群发展[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3期
-
刘振天(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西部崛起:高等教育振兴如何与产业革新同频共振?[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3期
-
薛二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优化人才项目管理制度推进区域人才协同发展[J].高校教育管理,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