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焰1,2,魏博1,2,陈晨1,白玉颖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镁铁—超镁铁质岩浆中铂族元素的富集机理:综述与实例[J].地质学报,2023,第11期
  • 聂潇1,2,陈雷3,于涛1,郭现轻1,王宗起4(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独居石矿物地球化学对南秦岭宁陕地区Be-Nb伟晶岩成因的指示[J].地质学报,2023,第11期
  • 申萍1,2,何兰芳1,2,荆林海3,潘鸿迪4,5,冯浩轩2,罗耀清2,李昌昊2,马华东5,曹冲2,白应雄2(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新疆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成因和南部地区隐伏矿预测——来自地质、遥感和地球物理的证据[J].地质学报,2023,第11期
  • 苟树林,于津海,蔡元峰,蒋威,毛志奇(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南造山带基底变质沉积岩中锂元素分布和富集机制及对锂成矿的制约[J].地质学报,2023,第11期
  • 陈学根,苏尚国,施南,王跃,张雅南,郝金华,刘翠,杨宗锋(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金川岩浆铜镍(铂)硫化物矿床铂族金属富集过程及富集机制[J].地质学报,2023,第11期
  • 闫金禹1,熊发挥1,2,徐向珍1,2,杨经绥1,2,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地幔研究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豆荚状铬铁矿中微米级新矿物的发现及指示意义[J].地质学报,2023,第11期
  • 丁绵绵1,车旭东1,饶灿2,李晓峰3,李伟4(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浙江省地学大数据与地球深部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浙东南吴小垟矿床晚白垩世铌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指示意义[J].地质学报,2023,第11期
  • 包亚文1,蔡楠2,张铭杰1,徐文博1,张宏福3,胡沛青1,乔玉财2(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西部矿产资源甘肃省重点实验室;青海黄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昆仑关键金属资源研究中心;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造山带环境钴岩浆成矿作用——以夏日哈木镍钴硫化物矿床为例[J].地质学报,2023,第11期
  • 白洋1,苏本勋2,3,肖燕4,史仁灯3,5,6,潘旗旗3,4,袁庆晗2,3,崔梦萌2,3,王静2(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中心).铬同位素体系及其在铬铁矿成矿过程中的应用[J].地质学报,2023,第11期
  • 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地球物质循环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序[J].地质学报,2023,第11期
  • 许志琴,朱文斌,郑碧海,李广伟,魏海珍,章荣清,车旭东,李伟强,王国光,高建国,闫浩瑜(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陆动力学研究院).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的“多层次穹状花岗岩席”控矿新理论——记“川西甲基卡锂矿科学钻探”创新成果[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魏海珍1,2,李伟强1,2,高建国1,2,魏广祎1,2,罗祥龙1,2,环淳1,2,左达昇1,2,朱文斌1,2,许志琴1,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陆动力学研究院).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JSD-1)岩芯Li-B-Fe-Nd同位素对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黄博涛1,王国强1,王居里2,李向民1,卜涛1(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北山造山带破城山地区冰碛岩沉积时代、物源及构造意义: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的约束[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李建波1,王志勇2,宋志杰1,曾涛1,雷恒聪1(东华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苏尼特左旗早中生代变质核杂岩韧性拆离带构造剥露过程及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朱训璋1,刘栋梁1,2,3,李海兵1,2,3,潘家伟1,2,3,赵中宝1,2,3,王平4,李超1,刘富财1,郑勇1,2,3,米桂龙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江苏东海大陆深孔地壳活动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八宿地区花岗岩体差异性隆升:来自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刘志斌1,李英杰1,2,曹侃3,王金芳1,2,董培培1,2,张夏炜2,4,王帅2,4(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战略性关键矿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内蒙古迪彦庙蛇绿岩带早石炭世闪长岩成因与古亚洲洋洋内俯冲作用[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王盼龙1,李永军1,2,段丰浩3,庄玉军4,5,支倩1,辜平阳4,5,高吉鹏1,杨高学1,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自然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柴北缘西段小赛什腾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岩石成因及其动力学背景: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约束[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杜胜江1,温汉捷2,3,张锦让4,杨光树5(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滇东南老君山矿集区北部长田W(Sn)矿床成矿时代:来自白钨矿和萤石Sm-Nd同位素定年的制约[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刘艳荣1,2,关强兵3,刘民武1,2,闫晓儒3,黄凡2,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市关键金属成矿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根河市森鑫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大兴安岭西坡二道河子铅锌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梁翼,葛行飞,王国刚,裴秋明,Hoshino KENICHI(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成都;湖南黄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的金矿化作用研究:基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自然金的热力学模拟分析[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但浩文1,保广普2,董琳1,秦树健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湟中区东岔沟克素尔组叠层石分类及地层对比[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朱昊磊1,杨兴科1,何虎军1,李展2,张鑫雨3,崔文玮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黄铁矿大数据判别金矿类型[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李庆宽1,2,王建萍1,2,樊启顺1,2,秦占杰1,2,蔚昊学1,2,3,山发寿1,2,袁秦1,2,都永生1,2(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藏盐湖沉积物:一种潜在的铷、铯资源[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刘忠宝1,2,3,李倩文1,2,3,刘光祥3,李鹏3,陈斐然4,郝景宇4,张文涛5(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川北地区大安寨段页岩油气源、储特征及富集层段优选[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刘润川1,2,3,任战利1,2,任文波1,2,杨瑞涛4,熊文学4,白奋飞5,王琨1,2,6,李建明4,王亚奇3,张莹1,2(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市多种能源资源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延长石油国际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甘肃煤炭地质勘察院).渭河盆地西安凹陷地热田热储特征及开发方式[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马岩,陈宣华(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部探测中心).我国“三稀”关键矿产的成矿理论与勘查研究进展[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孙美静1,陈泓君1,杨楚鹏1,胡小三1,刘杰2(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南海西沙海域东岛北峡谷体系形态、演化及其成因机制[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杨文鹏1,2,符安宗1,郑博1,杨元江1,赵瑞君1,李成禄1,2,胡晓芳3(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黑龙江省黑土地水土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内蒙古巴林右旗地区晚二叠世枕状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吴锟言1,2,刘飚1,2(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白钨矿晶体结构及微量元素替代机理[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 李中州1,王亚磊2,王梦玺1,焦建刚1,3,4,夏明哲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教育部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安市关键金属成矿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Ⅰ号岩体地幔源区性质和硫化物熔离过程:来自橄榄石成分、亲铜元素和硫同位素的约束[J].地质学报,2023,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