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伶妃,王国燕(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时间、技术、转型、新冠危机与科学传播:第16届国际公众科技传播会议概述[J].科普研究,2021,第5期
-
李秀菊1,林利琴2(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青少年科学素质的现状、问题与提升路径[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王挺(中国科普研究所).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根基 ——全面落实《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的思考[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高宏斌(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前言、指导思想和原则的解读[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李红林(中国科普研究所).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的挑战与对策[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翟杰全(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服务创新发展[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王丽慧(中国科普研究所).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的思考[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赵洋,马宇罡,苑楠,莫小丹,刘玉花(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李正风1,朱洪启2,王京春2(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科普研究所).新时期推进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任磊,何 薇,高宏斌,张超(中国科普研究所).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的制定研究[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张志敏(中国科普研究所).公众科学素质建设全球合作机制构建的探讨[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任定成(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起点、新目标与新举措 ——《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解读[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胡俊平(中国科普研究所).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挑战与对策[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张增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新”纲要新在何处?[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齐欣,刘 琦,蔡文东(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普服务标准化的现状和实施路径研究[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汤书昆(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全民科学素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朱洪启(中国科普研究所).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J].科普研究,2021,第4期
-
李黎,孙文彬,汤书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传播发展与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科学传播发展阶段的历史演进[J].科普研究,2021,第3期
-
黎娟娟1,高宏斌2(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科普研究所).构建多元协同科普投入体系的现状和思考[J].科普研究,2021,第3期
-
刘洋1,李正伟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普研究所).茅以升“专业科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科普研究,2021,第3期
-
(新华社).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J].科普研究,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