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贞,陈玲(中国科普研究所).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视角下的中国科幻电影发展[J].科普研究,2022,第5期
-
杨启明(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推动科普全面融入“五个文明”建设[J].科普研究,2022,第5期
-
(《科普研究》编辑部).《科普研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征稿启事[J].科普研究,2022,第5期
-
(《科普研究》编辑部).《科普研究》“科技伦理前沿谈”全国征文大赛征稿启事[J].科普研究,2022,第5期
-
颜燕1,张超1,李玲2(中国科普研究所;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科普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发展现状和主题演进[J].科普研究,2022,第5期
-
高潇怡1,李亭亭1,刘文莉1,喻娅妮1,李秀菊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科普研究所).幼儿园科学活动案例资源建设现状与对策[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刘志学,姚雯雯(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科学家群体参与科学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基于中国科学社参与近代科学教育改革实践的考察[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崔媛,任秀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基于科普视频互动弹幕数据挖掘的受众需求研究——以B站热门科普视频为例[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吴春明1,朱镇2,杨程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学技术发展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内容可视化方法对科普效果影响的比较研究——以中学生地学科普为例[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陈登航1,2,汤书昆1,2,郑斌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科普法》修订背景下我国社会科学普及的立法特征、向度与入法探讨[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徐海鹏1,赵洋1,陈云奔1,罗楠2,3(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影响10~19岁学生塑造科学职业理想的新探索——英国ASPIRES 2项目述评[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刘玉花,王美力,马宇罡(中国科学技术馆).我国县级科技馆发展研究——现状、机遇与路径[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张惠聪1,王珊珊2,樊庆2,唐文哲1(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中国科学技术馆).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科技馆观众满意度研究——以中国科技馆的观众满意度调研为例[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王大鹏1,王小南2,周宁2(中国科普研究所;人民卫生出版社).郎景和院士:每一个医生都应该是科普工作者[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武丹1,张鑫2(中国科普研究所;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县级融媒体中心科技传播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王聪1,齐昆鹏2,和鸿鹏3(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政府推动公众科学的现状与模式——基于美国和德国实践的比较[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科普研究》编辑部).《科普研究》2022年重点选题与征稿启事[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陈怡1,李佳2,龙美玲2,方婷燕3(成都石室蜀都中学;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大亚湾第一中学).科技馆教育活动比较研究——以美国纽约科学馆、日本科学未来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为例[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田华1,田一彤1,孙伟强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科学技术馆).美国科学节联盟对我国科学节发展的启示[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科普研究》编辑部).《“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正式公布[J].科普研究,2022,第4期
-
王妍(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科普互动视频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以B站为例[J].科普研究,2022,第3期
-
敖妮花1,龙华东2,3,迟妍玮2,罗兴波2(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机构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思考 ——以中国科学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为例[J].科普研究,2022,第3期
-
李根强1,于博祥1,邵鹏2,张祺瑞3(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宁波大学管理学院).网络嵌入视角下B站科普视频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普研究,2022,第3期
-
曾文娟(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市崇明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语境下医学科普漫画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以小大夫漫画、腾讯医典和混知健康为例[J].科普研究,2022,第3期
-
刘玉强1,单孟丽1,张思光2(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我国科普政策制定主体协同演化研究 ——基于1994—2020年政策文本的分析[J].科普研究,2022,第3期
-
王挺(中国科普研究所).全媒体时代科普的守正创新[J].科普研究,2022,第3期
-
周荣庭1,2,杨晓桐1,2,何同亮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沉浸式媒体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混合现实(MR)科普活动用户的参与和分享意愿研究[J].科普研究,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