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博1,杨旭希1,黄秀琼1,2,陈世群1,刘勇1,谭宁1(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冠心病预防重点实验室;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冠心病患者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后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1期
  • 朴明慧1,曲文博1,刘冰2,3,田进伟1,4(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北方转化医学研究合作中心;哈尔滨市心肌缺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纳米载药在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1期
  • 徐金1,2,彭瑜3,2,张钲3,2(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省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与心肌梗死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1期
  • 傅敏仪1,2,3,罗芳梅4,刘斌1,2,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学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学研究所;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湖南省儿童医院药学部).血管过氧化物酶1介导的氧化应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1期
  • 赵冬婷1,彭文仪1,薛盼盼1,姜小军1,陈舒婷1,高慧倩2,封少龙2,3(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衡阳市健康危害因子检验检疫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苯并(a)芘通过降低突触融合蛋白17和溶酶体关联膜蛋白2表达阻抑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流[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1期
  • 臧栋,杨丽洁,吴振安(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红细胞分布宽度、N末端脑钠肽原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1期
  • 吕忠俊,时明涛,李伟杰(南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血清可溶性CD163、HO-1水平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的预测价值[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0期
  • 章琪,罗玉寅(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血清ApoB/ApoA1、CK-MB、cTnI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0期
  • 王弘宇,田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血管外膜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新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0期
  • 闫明静,沈涛(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0期
  • 滕赟斌,孙健,初巍巍,姜丽,安娜(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清miR-26a-5p水平与心力衰竭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0期
  • 关华,郑慧媛,王兰,余琦,徐礼鲜,徐仓宝(西安医学院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所陕西省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西安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分泌卷曲相关蛋白4结构特征及其对脂质代谢的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0期
  • 史张,刘崎,陆建平(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功能纳米粒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0期
  • 夏可心,刘海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血清淀粉样蛋白A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0期
  • 叶晓妙,杭燕雯,胡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分院心血管内科).巨噬细胞在心肌梗死后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0期
  • 钟慧,王苏樱,李带瑛,陈洁仪,陈佳欣,谭笑,虞红娇,高军,朱东兴(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血管钙化的表观遗传调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0期
  • 张波,义艳,王俊,王永(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积雪草苷通过下调TLR9/MyD88/NF-κB p65减轻大鼠脑动脉瘤壁的炎症反应和瘤体大小[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0期
  • 季春鹏,汪国栋,王娜,刘妍,王锦梅,陈朔华,吴寿岭(开滦总医院心内科;开滦员工健康保障中心;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心内科;开滦总医院康复医院普通内科).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分布及一致性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0期
  • 王碧蕾,王锦玉,金虹,夏宝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康复科学学院医学康复教研室;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经NO/PKG/Sestrin2通路提高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0期
  • 杜旭,王永,吴天兵,栾波(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逆向介入治疗失败的发生率和预测因素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10期
  • 孟天伟1,姜楠1,杨欣欣1,李呈佳1,周亚滨2,刘影哲2,王贺2,常虹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9期
  • 姚宇迪1,吴志婷2,王炜2,罗达亚3,王云霞2,张淑华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中心实验室;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江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HDAC3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9期
  • 孙丹,张京京,王成福,徐嘉(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达比加群与华法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9期
  • 翁秀朱,贾海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肌缺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细胞焦亡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9期
  • 陆闽侨1,李碧澄2,田野1,2,王丽娜1(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血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出血斑块炎症环境及转归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9期
  • 蒋素素1,曾娅玲2,宁洁3,邵倞琦1,袁育林1,赵倩1,袁凌志1,龙石银1,张彩平1,廖端芳2(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湖南中医药大学湘产大宗药材品质评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姜黄素下调IDOL水平促进肝细胞摄取血浆LDLC[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