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小君1,毕成杰2,金程1,姚超1(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网北京丰台供电公司).电气化铁路不停电过分相电磁暂态及抑制措施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李昱1,郭宏2,平朝春2,王晓辉1,张祯滨1(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电流源变流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全状态变量预测转矩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陈剑1,杜文娟2,王海风1,2(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采用深度迁移学习定位含直驱风机次同步振荡源机组的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张晓光,闫康,张文涵(北方工业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混合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赵勇,黄文新,林晓刚,姜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基于权重系数消除和有限控制集优化的双三相永磁容错电机快速预测直接转矩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郭磊磊,李国昊,金楠,李琰琰,窦智峰(郑州轻工业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两电平电压源逆变器双矢量调制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分析、实验验证和推广[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姚绪梁,黄乘齐,王景芳,马赫,刘铜振(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模型预测功率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朱晓荣,李铮,孟凡奇(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基于不同网架结构的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石玉君1,程子活1,蹇林旎2(澳门大学机电工程系;深圳市电力直驱技术重点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两种典型的场调制型永磁电机的对比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束洪春,代月,安娜,田鑫萃,王广雪(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基于交叉重叠差分变换的MMC-HVDC线路故障识别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耿强1,王亮1,周湛清2,李新旻1,王志强2(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天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五桥臂逆变器双永磁电机三矢量预测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寇佳宝,高强,滕咏哮,徐殿国(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负载换流逆变器驱动电励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付华1,陈浩轩1,李秀菊2,陈润晶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含边界元件的MMC-MTDC直流侧单端量故障辨识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刘涛1,习金玉1,宋战锋2,王萌3(天津工业大学电工电能新技术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基于多核并行计算的永磁同步电机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赵小军1,曹越芝1,刘兰荣2,王佳雯3,程志光2(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河北省输变电装备电磁与结构性能重点实验室(筹);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交直流混合激励下变压器用叠片式磁构件杂散损耗问题的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孙少男,冯桂宏,李岩,张炳义(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磁钢径向并联组合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 张永昌.“交流电机模型预测控制”专题特约主编寄语[J].电工技术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