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周丽霞1,吴涛1,蒋国俊1,张建珍1,濮励杰2,3,徐飞4,解雪峰1,3(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浙江财经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对土地利用/覆盖转换的空间异质性响应[J].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苏倩倩,李莲芳,朱昌雄,叶婧,刘雪,耿兵,田云龙,黄晓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蚯蚓/铈锰改性生物炭对As污染红壤中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黄钟霆1,易盛炜2,陈贝贝1,彭锐3,石雪芳4,李峰2(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湘西州生态环境局花垣分局).典型锰矿区周边农田土壤-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田智慧1,2,任祖光3,魏海涛1,2(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生态气象联合实验室;郑州大学化学学院).2000~2020年黄河流域植被时空演化驱动机制[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刘洋1,何朝辉1,牛学奎2,张迪1,潘波1(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省土壤固碳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某矿区小流域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毕业亮1,2,王华彩2,夏兵3,姜参参2,吴伟业4,李志林4,李诗敏4,宿辉1,白志辉2,徐圣君2,庄绪亮2(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雨源型城市河流水污染特征及水质联合评价:以深圳龙岗河为例[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苏业旺1,刘威杰1,毛瑶2,程铖1,石明明1,许安1,李星谕1,胡天鹏1,祁士华2,邢新丽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地区夏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鞠铁男1,2,雷梅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多金属环境质量的方法优化探索:以农业发达地区为例[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周鹏飞1,张世文1,2,罗明3,魏洪斌3,宋强1,方兵1,庄红娟1,陈弘扬1(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矿业废弃地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植物多样性及重金属富集迁移特征[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焦鹏宇,郭文,陈泽龙,刘先,胡亚林,王玉哲(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中亚热带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土壤酶学计量特征[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潘晨1,2,康志明1(江苏省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2001~2019年气象条件对江苏省PM2.5分布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李星谕1,李朋1,2,苏业旺1,石明明1,胡天鹏1,毛瑶1,刘力2,张雅2,邢新丽1,祁士华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汤逊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罗燕清,万智巍,晏彩霞,聂明华,丁明军,鞠民,刘赟(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光谱特征[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孙晓艳1,赵敏2,申恒青2,刘杨1,杜明月1,张文娟1,许宏宇1,范国兰1,公华林1,李青松1,李大秋1,高晓梅3,张丽娜4(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德州市生态环境局乐陵分局).济南市城区夏季臭氧污染过程及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杨雪1,2,安馨悦1,刘玉启3,江春美3,张鹏程1,李灵婕1,赵世阳1,张书源4(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省济南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河东分局;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山东临沂大气夏季典型时段臭氧污染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徐昶1,苗文亮1,2,倪远之1,沈根祥1,2,钱晓雍1,付侃1,高宗源1,2,王振旗1(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新型污染物环境健康影响评价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三角农田轮作系统氨排放特征、转化机制和减排潜力[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李勖之1,姜瑢2,王国庆1,陈玉东1,龙涛1,林玉锁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国家农用地土壤环境标准比较与启示[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张馨怡1,2,魏东斌1,2,杜宇国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再生水水质稳定性评价指标与体系[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黄文,王胜利(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大气降尘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来源[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王振宇1,2,李永斌3,郭凌3,宋志强3,许艳玲4,王丰1,2,梁维青1,2,史国良1,2,冯银厂1,2(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晋中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区域空气质量模拟与管控研究中心).基于多种新型受体模型的PM2.5来源解析对比[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张丁,黄容,高雪松(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山地平原过渡带耕地土壤重金属空间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因素探析[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穆德苗1,2,孙约兵1,2(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西南地质高背景区蔬菜Pb的安全生产阈值与土地质量类别划分[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任强1,2,孙瑞玲3,郑凯旋1,2,刘祎丹1,2,阮心玲1,2,4,王洋洋1,2,4(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省濮阳市生态环境局濮阳县分局;河南大学河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研究中心).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特性、重金属累积和生态风险[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王港,余海英,李廷轩,唐婵(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两种淹水模式下施用钝化材料对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曹坤坤,张沙沙,胡学玉,张敏,胡晓晓,王子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复合淋洗条件下农用地耕作层土壤去镉效率及其功能调节[J].环境科学,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