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强,李咏梅(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投加Na2S对化学强化除磷污泥厌氧发酵释磷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贺维鹏1,2,郑飒1,2,吴慧英1,2,李波3,许仕荣1,2(湖南大学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加载絮体形态对短流程超滤膜污染影响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吴兴熠1,2,3,黎睿2,3,汤显强2,3,肖尚斌1,韩丁2,4(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电动导排间隙水脱除底泥内源氮的性能[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武秋甫,王孝忠,陈新平,刘敦一(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土肥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典型粮菜轮作系统施肥管理及环境代价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宋伦1,毕相东2,付杰1,宋广军1,吴金浩1,刘印3,刘苏萱3(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黄海北部真核微藻粒级结构及环境关联[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赵曦1,陆克定2,熊波文1,黄艺2,吴姗姗1,徐晶1(深圳市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南四座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产业园周边土壤重金属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宣丽爽,秦传玉,张成武,张婧懿,袁芳(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2-羟基-1,4-萘醌介导Fe2+-STPP厌氧还原对硝基酚[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胡志远1,夏孝程1,宋博1,全轶枫2(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缸内直喷汽油车颗粒物数量及可溶性有机组分排放特性[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叶蒙蒙1,钱付平1,王来勇1,徐兵2,黄乃金2,吴昊2(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徽威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响应面法SCR脱硝反应器喷氨格栅的优化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徐璐,刘旻霞,穆若兰,张国娟,于瑞新,李亮(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谱系结构与多样性格局[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魏献诚1,2,3,黄廷林1,2,3,程亚1,2,3,张涛4,苏捷超4,陈程澄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渭滨水厂).催化氧化除氨氮/锰技术在滤池改造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中国环境科学》核心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实现五连冠[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常玉旸,高阳,谢臻,张天柱,于希泽(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京津冀地区生境质量与景观格局演变及关联性[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孟琪1,武志涛1,杜自强1,张红2(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定量影响 ——以京津风沙源区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苏龙,张海波,程红艳,张国胜,罗渊,何小芳,任元森,闫双堆(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木耳菌糠生物炭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于亚泽1,2,焦燕1,2,杨文柱1,2,宋春妮1,2,于俊霞1,2,刘立家1,2,张婧1,2,刘宇斌1,2(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不同灌溉方式旱田土壤N2O 排放和氮素淋溶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董红召1,王乐恒1,唐伟2,杨强3,佘翊妮1(浙江工业大学智能交通系统联合研究所;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杭州环研科技有限公司).融合时空特征的PCA-PSO-SVM 臭氧(O3)预测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张蔷1,2,李令军1,2,赵文慧1,2,王新辉1,2,姜磊1,2,刘保献1,2,李翔3,4,鹿海峰1,2(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森林BVOCs 排放特征及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曾贤刚,段存儒,王睿(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农产品贸易虚拟水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丁一桐,潘保柱,赵耿楠,韩谞,刘智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干流全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生物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郑培儒1,2,李春华1,叶春1,魏伟伟1,戴婉晴1,2,高尚超1,郑向勇2,井芹·宁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镜泊湖沉积物各形态磷分布特征及释放贡献[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陈颢明1,2,3,胡亦舒1,李真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高校重点实验室).溶磷微生物改性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田沛佩1,2,卢宏玮1,李丹3,殷闯2,夏军1,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2017 年中国地级市化肥施用碳足迹的时空演变格局[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吉春阳1,2,何云华3,孙小飞1,2,马亚培1,2,马红亮1,2,高人1,2,尹云锋1,2(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清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强还原与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