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雪1,2,许丹丹1,钱雅慧1,洪秀萍3,梁汉东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淮北矿区煤矸石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毒性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陶丽萍1,邓涛2,吴兑1,2,吴晟1,何国文1,张雪1,宋烺1,欧阳珊珊3,孙嘉胤1,梁粤1,谭健1,夏瑞1,周振1(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广东省大气污染在线源解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广州旱季双高污染及消光系数垂直分布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于元赫,吴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云南拉市海流域退耕还湿对农户的增收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吕娇,楼菊青,徐帆(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DAMO)系统pH值耦合模型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任武昂1,曹锋锋1,鞠恺1,金鹏康2,李思敏3,柴蓓蓓4,5,雷晓辉5(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北省智慧水利重点实验室).间歇曝气-内循环生物滤池效能及生物膜特性[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白新月,陈予珂,黄丹丹,徐期勇(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富铁炭对填埋覆土层甲烷氧化主导微生物活动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王佳璇1,2,3,4,胡御宁1,岳向雷4,5,王磊4,5,刘喆5(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榆林市生态环境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溶液特性及共存物对纳滤膜去除水中全氟辛酸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徐娇1,张邓毅1,张英磊1,冯银厂2(北京首创大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基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技术的源解析新算法[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周美洲1,骆海萍1,曾翠平2,刘广立1,张仁铎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微生物光电还原CO2合成乙酸对外电压的响应机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付雨1,剧泽佳1,陈慧1,赵鑫宇1,宋圆梦1,王广志1,张璐璐1,2,崔建升1,2(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污染防治生物技术实验室).白洋淀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底栖动物中的生物富集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能昌信1,2,邱盼盼1,徐亚2,赖凯伦1,常景润1(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氰渣豁免处置情景下的地下水污染与健康风险[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张哲1,高月香1,张毅敏1,2,陈玲玲1,郭艳敏1,朱月明1,于江华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鲴鲢鳙混养系统中微生物对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魏少涵,胡嵘,李顾东泽,唐宪冰,许文慧,陈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一次对流过程对气溶胶清除和再生过程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刘婉莹1,2,吕凡1,2,3,仇俊杰1,2,黄玉龙1,2,章骅1,2,3,邵立明1,2,3,何品晶1,2,3(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同济大学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多源固废协同处理和能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膜技术处理生物稳定渗滤液的效果及成本[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罗利军1,孟德梅1,戴建辉1,李俊红1,郑丽波1,夏丽红1,蒋峰芝2(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云南省高校绿色化学材料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省部共建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TiO2-NB/pg-C3N4可见光催化降解17α-乙炔雌二醇的机理[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张迎霜,杨雅斌,蒋鸿儒,王晖(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诱导表面重构调控PVC和PET塑料的可浮性[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尹浩,胡冬梅,闫雨龙,彭林,王凯,张可可,邓萌杰(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环境系统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内部尺度PM2.5传输关联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郑祥旺1,2,陈敏1,2,3,肖尚斌1,2,3,王圣瑞4,5,王雪竹2,陈巍2,刘佳2,许浩霆2(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中心;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水库生态系统湖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云南省高原湖泊流域污染过程与管理重点实验室).高原湖泊溶解甲烷浓度空间异质性研究—以阳宗海秋季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王冰凝1,2,刘守军1,2,3,杨颂2,3,陈亮宇2,4,刘兴阳2,3,李晋2,4,上官炬1,2(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民用洁净燃料工程研究中心;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太原科瑞康洁净能源有限公司).红土镍矿基材料吸附及有氧降解水体污染物[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杨燕,李国学,罗一鸣,杨佳,袁京(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双氰胺、氢醌与含磷添加剂联合使用对堆肥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赵隽莹1,张伟1,郭逍宇1,苏振华2,邸琰茗3,董志4(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衬砌对河道底泥细菌群落同质化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章佳文,陈钦冬,徐期勇(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金属催化剂对油漆板材催化热解产物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王成尘1,田稳1,向萍1,徐武美2,管冬兴3,马奇英3(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修复与健康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土壤-水稻/小麦重金属吸收机制与安全调控[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2期
-
赵富强1,2,高会1,李瑞婧1,金帅辰1,张海波1,李十盛1,3,张克玉1,3,束芹1,3,那广水1,2,3,4(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环渤海区域典型河流下游水体中抗生素赋存状况及风险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1期
-
王小虎1,楚春礼1,曹植2,楚春亮3,鞠美庭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特卫普大学可持续建筑与道路工程研究组;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经济-碳排放-能源效益实证分析——以山东省胶州光伏及其储能系统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1期
-
梁蕊1,陈冠益1,2,3,颜蓓蓓1,4,孙昱楠2,陶俊宇2(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藏大学理学院;天津市生物质废弃物利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生物气/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城市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1期
-
张辉1,彭宇琼1,邹贤妮1,张婷婷1,巫楚1,林小平1,乔永民2,杨洪允2(广东省河源生态环境监测站;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新丰江水库浮游植物功能分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1期
-
高一丹,袁旭音,汪宜敏,熊钰婷,章海燕(河海大学环境学院).不同螯合剂对两类Cd和Ni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对比[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1期
-
于妍1,刘宁1,廖祖刚1,赵剑强1,2,张倩倩1,2(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型反硝化脱氮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