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静波1,张莹2,盖荣丽1(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机器学习的星载短波红外CO2柱浓度估算[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李飞,孔少杰,屈志光,闫晶晶,郭锦媛,周媛媛,欧昌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中国臭氧时空分异及热点城市群气象关联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王昱1,2,3,朱家乐1,冯起2,刘蔚2,贺昱华1,王旭1,刘开清4(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水利厅讨赖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黑河上中游流域梯级库区夏季重金属汇源解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黄仁辉1,2,高明1,2(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州大学;福建绿色发展研究院).考虑奖惩分配激励机制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演化博弈[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赵武生1,石培基1,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工程研究中心).基于InVEST模型的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兰西城市群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江潭,王博,李笑迪,马雨晴(北京工业大学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同初始pH值下磷钼酸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欧家丽,高春娣,韩颖璐,杨箫阳,程丽阳,彭永臻(北京工业大学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温度对好氧颗粒污泥系统污泥膨胀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侯丽敏1,2,吕秉娱1,付善聪1,武文斐1,3(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清洁燃烧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矿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白云鄂博共伴生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Ni改性对稀土尾矿NH3-SCR脱硝性能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任杨千千1,连懿1,2,李海笑3,高晖春1,董建康1,贺梦璇1(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湖北理工学院).中国大陆CO2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徐霖浩1,2,郑博英1,杨龙生1,吴代赦1,3,汪泽华1,2(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萍乡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粉煤灰基介孔铝取代托贝莫来石去除水中Cd2+[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相里鹏,崔佳丽,张峰,李红艳,崔建国,韦柳益(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省市政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磁性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罗丹明B[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吴东浩1,陈芳斐1,孟晓辰1,吴浩云2,吴亚男2,陈红2(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水利部太湖流域水治理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基于沉水植物的太湖适宜生态水位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张葵1,周连凤1,陈威1,邵科1,吴文勇2,陈昱霖1,杨涵1,马沛明1(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雅砻江下游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张寒博,杨骥,荆文龙,邓应彬(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多种特征因子结合GBDT的降水数据降尺度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李宏艳1,赵志新1,何秋生1,付国1,李宏宇2,白京霭3,黄时丹1,张琰茹1,云洋4,崔阳1,王振涛1(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省环境污染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芬纳环境与社会学院;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介休焦化区PM2.5重金属污染特征、关键毒性组分与来源[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李雪利1,2,罗建男1,2,刘勇1,2(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不同建议分布MCMC算法在地下水污染源反演识别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石岩松1,2,王婧1,崔文杰1,王予頔1,张海红1,端正花1(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不同形态微塑料和汞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联合作用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金旖玮,平倩,李咏梅(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污泥蛋白质和多糖成分分析与结构解析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韩成龙,赵凌云,段冰,崔贤,刘彩风,胡海冬,任洪强(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A2/O工艺中溶解性有机氮的分子转化与生物有效性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孟丽红1,2,杨二辉3,蔡子颖4,郝囝1,2,杨健博1,2(天津市海洋气象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市环境气象中心).基于多源资料和数值模拟的雾对PM2.5影响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韩博1,2,石依琳3,纪翔2,潘丽丽3,肖致美4(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典型通航飞机PM与TVOC排放特征及排放因子[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邢冉1,秦伯强2,包宇飞3,戴江玉4,曾晨军5,朱琳1,施文卿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科学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三峡水库淤沙净碳排放量核算[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王艳红,郝兆,薛文凯,孟华旦尚,德吉,郭小芳(西藏大学理学院).纳木措不同水文期水体酵母菌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刘敏1,张涛2,李龙3,峥嵘4,杨传东1,王祖华1(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铜仁学院大数据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旅游踩踏对梵净山植物根系真菌群落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尤媛1,张碧辉1,李思腾2,江琪1,安林昌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2016~2020年北京城区和郊区PM2.5爆发性增长特征对比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牛梦凡1,张雪莹2,3,蔡祖明4,吴浩然2,乔俊莲2,孙远奎1(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硫化零价铁去除水中钼酸盐的效能与机理[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张伟1,郭逍宇1,王敏1,梁籍2,吴东丽3(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高度人工化城市河道微生物优势和稀有组分扩散过程分析——以北运河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杨璟爱1,韩少强1,杨健安2,王记鲁1,刘金冠1,田雨3,张亚尼1,薛鹏飞3,王艳丽1,赵志强3,陈晨1,崔连喜1,杨华1,张静3(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市环鉴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天津天滨瑞成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天津降水季节特征及不同气团来向离子来源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史敬文1,张瑞杰1,2,3,韩民伟1,王煜轩1,王辰燕1,李浩蓝1,康亚茹1,刘方1,覃素丽1,余克服1,2,3(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大学珊瑚礁研究中心;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区多环芳烃污染特征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
田力,安明态,张央,吴墨栩(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三种宽瓣亚属植物生境土壤真菌群落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