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梁洪武1,阿里木江·卡斯木1,2,3,张雪玲1,赵永玉1,如克亚·热合曼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干旱区绿洲城市群地表温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天山北坡城市群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赵玮1,王新兴2,杨昊天3,杨荣4,叶学华5,刘新平6,曾凡江7,马健8,李向义7,高永平3,刘宇1,9,于秀波1,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阜康荒漠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碳氮特征沿干旱梯度时空格局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长期定位监测数据[J].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熊畅,吴卓,曾梓瑶,龚建周,李江涛(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基于“空间形态-破碎化-聚集度”的粤港澳大湾区森林景观格局时空演变[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江辉龙1,周绍春2,张明海1,徐万鹏3,李薇3,刘静岩3(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穆棱局).同域分布的野猪与狍活动节律及与月光周期的关系[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薛帆1,晁智龙2,何亮1,易海杰3,许小明1,邹亚东1,贺洁1,吕渡3,张晓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近70年来不同地貌和植被类型区水沙特征演变及其对生态恢复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张雅娴1,樊江文2,李愈哲2,项潇智3,张海燕2,王穗子2(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模拟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短期围栏封育后再利用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李程蓉1,2,陈天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缓解城市热环境的多层级“源-汇”景观网络构建[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范育鹏1,2,方创琳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型定量研究方法进展[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齐文华1,金艺华1,尹振浩2,朱卫红2(延边大学农学院;延边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基于SWAT模型的图们江流域蓝绿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严丽君,王普,施启龙,刘佳,施云娥,池利昆(云南师范大学).动物食性分析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王大为1,2,3,赵成章1,方锋3,林婧婧3,李丽丽2,4,杨永明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湿地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工程研究中心;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石羊河流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饱和水汽压差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顾娇1,毛莹儿1,李秀秀1,王楠2,朱向涛2,白尚斌2(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杉木叶片、细根功能性状对毛竹扩张及伐除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汲玉河1,2,周广胜1,3,2,李宗善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郑州大学生态气象联合实验室).气候变化驱动下黄土高原刺槐林气候适宜性和脆弱性[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杨熙来1,2,朱榴骏3,冯兆忠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河海大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臭氧胁迫冬小麦叶片高光谱特征和叶绿素含量估算[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孟晓倩1,2,3,4,邵占海5,许丽5,李国雷1,2,3,4,王佳茜1,2,3,4(北京林业大学落叶栎树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珍贵落叶树种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苗圃氮加载及水分胁迫对栓皮栎苗木叶片光合氮分配及生物量积累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蒋啸1,2,蔡红艳1,杨小唤1,2,李果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中国森林遥感Rao′s Q指数时空演变[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管崇帆1,2,郑京生1,2,李雅婧1,2,张蓝霄1,2,胡美均1,2,张劲松1,2,孟平1,2,孙守家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草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气候和密度对刺槐径向生长和干旱脆弱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王枫1,2,宋同清1,2,杜虎1,2,张家涌1,2,3,陈惠君1,2,彭晚霞1,2(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南海北部不同岛屿植被与土壤的耦合协调发展度[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陈礼敏1,2,韦小练1,2,范泽鑫1,3,4,刘亚男1,2,肖春芬5,黄国良6,付培立1,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云南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云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仑管护所).西双版纳楝径向生长和木质部发生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向亮1,王艳杰1,陈佳勃1,赵迎2(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盐和重金属复合胁迫对翅碱蓬萌发与生长的影响及调控措施[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王思琪,张利敏,刘月,陈羽彤(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冻融季帽儿山森林改变有机碳输入方式对土壤活性氮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祁亚辉1,2,王小丹1(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基于涡度协方差测定[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江海燕1,2,黄晓彤1,2,马源1,2,陆剑1,2,关志烨3,袁媛3(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珠三角河网区典型生境植物群落构成特征及生态修复[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鲁奇1,2,李洁3,刘冠1,2,张艳如4,李国庆2,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气候变化对物种脆弱性影响的多组分评估——以中国山杏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崔家宝1,魏晨2,王宁1,曹建军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高寒草地不同径级根形态对围封年限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刘迪1,陈海2,3,马羽赫2,3,史琴琴4,白晓娟2,3(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及多层次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李显达1,2,郭玉民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基于卫星定位跟踪数据解读白头鹤的性别、年龄、繁殖及领域回归[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丁彦珂1,姚志诚2,赵唱3,张致荣1,陈俊达1,滕丽微1,4,刘振生1,4(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淄博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华东理工大学人事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贺兰山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生境适宜性评价[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唐自豪1,2,刘贤安3,2,彭培好2,李雪杨3(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四川旅游学院艺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末次冰盛期以来香果树潜在地理分布格局变迁[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