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敏1,段海燕1,姜恭好2,李忠梅3(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哈尔滨市益农种业有限公司).水稻花药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4期
  • 周志明1,吕彪1,2,闫芳3,2,张春云4,王海平4,王勤礼3,王建东4,徐涛3,张春梅3,4,陈叶3(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西学院祖师麻原植物应用技术研究所;甘肃泰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河西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不同年限唐古特瑞香不同药用部位活性物质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4期
  • 王丽媛,马莹,马佳(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中心).大都市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探究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4期
  • 王丽1,2,路运才1(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黑龙江省肇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玉米miR395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靶基因预测[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4期
  • 李守华(潍坊市坊子区农业农村局).长期秸秆还田对提高小麦-玉米轮作耕层土壤养分及产量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4期
  • 张林1,2,周兴兵1,2,刘茂1,2,蒋鹏1,2,郭晓艺1,2,高尚卿3,徐魏3,李燕容4,梅岫峰4,朱永川1,2,熊洪1,2,徐富贤1,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四川泸州分中心;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富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简化施肥对免耕冬水田不同杂交中稻/再生稻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4期
  •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编辑部).声明[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4期
  • 杨卫君,惠超,陈雨欣,宋世龙,史春玲,陈磊(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连作年限对棉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陈云坤,胡春艳,张知宇,赵艳芳,曹挥(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5种瑞香科植提取物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测定[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张渊博,郝文琴,石玉,韩瑞锋,成永三,张毅(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不同光周期下外源锌对水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刘亚昕1,2,闫桦1,2,唐玲1,2,谭文勃1,2,兴旺1,2,刘大丽1,2(国家甜菜种质中期库/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红甜菜和甜菜红素的综合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黄源1,2,林君1,税静3,贺利业4,古晓红3,贾敏4,刘雪梅1,周艳1,刘洋1,王小勤5,张志东1(泸州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江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泸县植保植检站;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性信息素技术在高粱鳞翅目害虫发生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袁雷,周刊社,张东东(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蒋宇杰1,贾巧君1,焦劼1,陈喜良2,马存德3,常晖3,梁宗锁1(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浙江省植物次生代谢调控重点实验室;浙江万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步长制药集团公司).生理生化法评价黄精属种质资源的耐荫性和抗寒性[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王贵平1,薛晓敏1,赵红强2,陈汝1,韩雪平1,王金政1(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鄄城县引马镇人民政府).‘富士’苹果不套袋与套袋密度对树体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王研1,2,李灵芝1,郭文忠2,温江丽2,李银坤2,范凤翠3,武月胜1,李海平1(山西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腐植酸对西葫芦幼苗生长、生理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彭婵1,2,张新叶2,刘宗坤3,马林江2,陈慧玲2(黄冈师范学院/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大别山特色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宗坤石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石斛属植物SSR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韩文静1,万河妨1,刘海军2,刘新冉1,隋春1,魏建和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濒危药材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不同产区来源柴胡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周芬1,刘源2,李中阳2,3,李宝贵2,李乐乐4,陶甄2(南京索益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调理剂与耕作栽培措施修复镉污染麦田土壤效果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方学良,付铭,陈正,白云秀,何莹,曾汉来(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5-氮杂胞苷调节植物基因表达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刘金仙1,2,傅仙玉1,2,卢莉1,2,史凌珊1,2,武广珩3(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福建省生态产业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遮阴对‘佛手’茶树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宋红玲,杨进文,李宁,史雨刚(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形态性状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梁婕,王辉,睢宁(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伞形科根茎类药用植物早期抽薹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赵阿娟1,刘琼峰2,谢鹏飞1,翟争光1,李明德2,周峻宇2,钟越峰3,何激光4,龙大彬3,陈鹏峰3,谢扬军4,刘良教3(湖南省烟草公司长沙市公司;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市烟草公司浏阳市分公司;长沙市烟草公司宁乡市分公司).长沙植烟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杨文静1,王占军2,甘晓燕1,何建龙2,张丽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欧李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韩卓君,崔晶晶,潘恒艳,李有为,那明辉,宋柏权,周建朝,王秋红(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低氮高效红甜菜形态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 刘海浪,金彦刚,杨永乐,常东伟,任仰涛,陈伟,赵其兵,李珍富,夏中华(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小麦商业化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5-2019年江苏省冬小麦品种的性状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13期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