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高嘉,卫芯宇,谌亚,董玉梁,杨玉莲,张丹桔(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模拟冻融环境下亚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及有机碳动态[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赵丽娅,钟韩珊,齐开,梅新(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围封和放牧对科尔沁沙地植物群落种间关联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张潇1,2,张晓瑶1,陆林1,李冬花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旅游干扰下流域多尺度景观格局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以新安江流域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杨芙蓉1,2,冉家栋1,2,刘海涛1,2,宋经元1,2,谢彩香1,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保护重点研究室;中药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功效组分地理变异及气候响应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杨晓渊1,2,马丽1,2,张中华1,2,张骞1,2,郭婧1,2,周秉荣3,邓艳芳4,汪新川5,王芳1,佘延娣1,2,周华坤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海省气象科研所;青海省林草局;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发育特征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何术锋,唐磊,王骏,朱晨曦,李婷,莫康乐,陈求稳(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坝拆除对黑水河鱼类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左亚凡1,贺康宁1,柴世秀2,俞国峰2,李远航1,林莎1,陈琪1,王琼琳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大通县气象局).基于Penman-Monteith方程模拟青海云杉生长季日蒸腾过程[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汪雁佳1,2,陆宏芳1,3,林永标1,3,周丽霞1,蔡洪月1,2,周笛轩1,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岛与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粤港澳大湾区不同恢复模式植物群落结构与生态系统健康的动态变化[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陈彩霞1,2,3,叶玉瑶1,黄光庆1,2,3,宫清华1,刘旭拢1,4(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基塘多功能性尺度效应及生态修复策略[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张绪成1,2,马一凡1,2,王红丽1,2,侯慧芝1,2,于显枫1,2,方彦杰1,2,汤瑛芳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刘建利1,王英娜1,未丽2,王静1,吕燕1,孙钦飞1,苟琪1,李靖宇1(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民委生态系统建模和应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荒漠孑遗植物四合木对土壤古菌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张豪睿1,2,付刚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拉萨高原生态系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藏北高寒草甸根系生物量与碳氮分布格局及关联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侯磊1,2,3,薛会英1(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公路源重金属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黄彩变1,2,3,曾凡江1,2,3,张波1,2,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荒漠植物根系生态与植被修复实验室;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不同水氮条件下骆驼刺幼苗生长及氮效率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杨海乐1,杜浩1,祁洪芳2,俞录贤2,危起伟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青海省青海湖裸鲤繁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沙柳河流域自然径流驱动的流域生物信息流量化特征 ——以环境微生物为指标[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许洺山1,郑丽婷1,叶属峰2,刘翔宇1,阎恩荣1(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普陀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中国东部10个海岛植被近自然度评价[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汪啟容1,蒋勇军1,郝秀东1,2,3,乔伊娜1,张彩云1,马丽娜1,茆杨1,吕同汝1,邱菊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孢粉记录的重庆岩溶槽谷区700年来植被演替与喀斯特石漠化[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王凯1,2,梁红1,严岩2(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CFD模拟的不同地形格局风场规律及其风感规划对策[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宫兆宁1,陆丽1,金点点1,2,邱华昌1,张强3,关晖3(首都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扎龙湿地蒸散发量及生态需水量的遥感估算[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李港,陈诚,姚斯洋,何梦男,阚加力,栾澔,陈求稳(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南京市鼓楼区水务局).基于PSR和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J].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任祁荣1,于恩逸2(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耦合分析[J].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惠婞,陈晓楠,宋健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水足迹的作物生产生态效率评价 ——以陕西省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陈蕾,高山雪,徐一卢(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塑料添加剂向生态环境中的释放与迁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何思源1,魏钰2,苏杨3,闵庆文1,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扎根理论的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机制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王雅晴1,2,冼超凡1,欧阳志云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灰水足迹的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J].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张启舜1,李飞雪1,2,王帝文1,李满春1,2,陈东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基于生态网络的江苏省生态空间连通性变化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周立华1,2,刘洋1,2(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中国生态建设回顾与展望[J].生态学报,2021,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