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罗碧珍1,魏书精2,罗斯生1,2,胡海清1,王振师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林火干扰对广东木荷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赵增辉1,2,余水生3,龚笑飞3,陈智强2,王远飞2,赵家乐1,韦力2,樊晓丽2,林植华2(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遂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丽水学院生态学院).气候变化对黄腹角雉潜在栖息地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余海霞1,汤行昊2,刘南1,王浩1,张子雷1,邵长亮3,董刚4,曲鲁平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控水与补水条件下连续热浪对闽楠光合特性和生长速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王乐1,朱求安1,2,张江3,刘佳1,朱超凡1,瞿莉莎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生态预测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心).黄河流域植被格局变化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樊瑾1,王融融1,李诗瑶1,余海龙1,黄菊莹2(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工矿区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大气降尘重金属的富集规律及其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沈园1,2,陶玥玥1,2,董林林1,2,施林林1,2,陆长婴1,2,王海候1,2,金梅娟1,2,周新伟1,2,沈明星1,2,3(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土壤质量相城观测实验站;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苏州干部学院)).基于能值分析评估现代农牧循环系统的构建与优化[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孟晓倩1,2,3,4,邵占海5,许丽5,李国雷1,2,3,4,王佳茜1,2,3,4(北京林业大学落叶栎树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珍贵落叶树种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苗圃氮加载及翌年春水分胁迫对栓皮栎苗木叶片光合氮分配及生物量积累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王海洋1,王浩琪1,2,陈禧悦3,韩宝龙2,束承继2,张童2,4,丁仕宇2,4(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南华大学松霖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国内外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价与提升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23,第8期
  • 丁茂1,汪宇坤1,何煜然1,徐晓阳1,周守标1,2,王智3(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安徽省水土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树种多样性、种间联结及群落稳定性变化[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郭宇1,姚亦锋1,王振波2,任传堂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基于主体功能区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评价与问题区域识别[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王晓峰1,2,贾子续3,冯晓明4,马嘉豪3,张欣蓉3,周继涛3,符鑫鑫3(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土壤保持服务供需平衡及其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夏楚瑜1,国淏1,赵晶2,薛飞1,王楚玥1,周珺1,孙彤1,李淞1,张念慈1(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对城镇化的多空间尺度动态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李璐1,2,夏秋月3,董捷3,张斌3(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沙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室).武汉城市圈县域空间横向碳生态补偿研究——基于土地利用碳收支差异[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杜忠毓1,2,邢文黎1,薛亮1,肖江1,陈光才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喀斯特石漠化锑矿区植物群落主要物种生态位特征及其种间联结[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刘芳锐,张正栋,王欣怡,毛源远,董剑彬,黄楚珩,刘钰坤(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变化及其对城镇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夏春华1,李阳兵1,2,曾晨岑1,张冰1,郑骆珊1,陈艳1,邵景安1,2(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坡耕地利用转型及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以奉节县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曾昭阳1,2,栾璐1,薛敬荣1,孙波1,蒋瑀霁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有机肥施用对红壤原生生物与微生物互作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乔亚军1,张慧1,2,韩晓盈3,刘侨博3,刘坤1,胡梦甜1,裴文明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地理与遥感学院;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基于地理空间角度的黑龙江省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周素1,2,刘国华1,2,3,周维1,2,苏旭坤2,3(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外溢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唐健雄,蔡超岳,刘雨婧(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发展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提杨1,庄鸿飞2,陈敏豪1,张超1,胡发祥1,赵秋璐3,胡志良3,栾晓峰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市自然保护地与区域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格局[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杨雪荻1,陈兴鹏1,车磊2,乔富伟3,蒲利利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融入生态安全的兰西城市群土地利用功能布局优化[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马云飞1,2,陈长胜1,2,袁福香1,吴迪1,2,李建平1,2,郝禹3(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长白山气象与气候变化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其气候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康帅直1,2,3,穆琪1,2,3,赵永华1,2,3,韩磊1,2,3,刘金宝2,3,赵明1,2,3,张鹏1,2,3(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神府资源开采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格局特征[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陈铭1,2,3,黄林娟1,2,3,黄贵1,2,3,刘昕宇1,2,3,薛跃规1,2,3(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大石围天坑群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其生态位变化规律[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齐晨,姜江,叶彩华,尤焕苓,乔媛,沙祎,白帆(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北京主要气传致敏花粉年浓度峰值日期预测[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吴俣1,杜剑卿1,2,刘强1,杨幼清3,吕文聪4,潘佳音1,牛海山1,2(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燕山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基于文献计量的青藏高原土壤呼吸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吴健,于元赫,龚亚珍,周景博,王晓霞(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湿地保护、生态旅游与农民增收——以云南拉市海湿地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 刘雨1,高光耀2,3,王棣2,焦磊4,3,李宗善2,3,田立德1,傅伯杰2,3(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不同疏伐强度下黄土丘陵区刺槐林的水分利用特征[J].生态学报,2023,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