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郭宝泽1,2,3,4,石恩涛1,2,3,王咏梅1,2,3,张贤国1,2,3(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天基环境探测北京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共轴PGP型光谱仪的玻璃选择与优化[J].光学学报,2021,第2期
  • 邱乙耕1,2,范元媛1,2,3,王倩1,2,颜博霞1,2,王延伟1,2,韩哲1,2,亓岩1,2(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光电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光电学院;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红外热辐射光源配光特性的快速测量及仿真[J].光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刚1,2,吴许强1,2,汪辉3,葛强4,左铖1,2,余国锋5,唐春安6,俞本立1,2(安徽大学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学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安徽至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数理学院;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光声池腔芯轴型空气衬底光纤麦克风[J].光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月1,2,王旭3,苏云1,2,张学敏1,2,邬志强1,2,赵号1,2,邓红艳1,2(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先进光学遥感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流体物理研究所).运动物体的高精度大气扰动检出方法[J].光学学报,2021,第2期
  • 虞味,周媛媛(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基于预报单光子源的相位匹配被动诱骗态量子密钥分配[J].光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彦锦1,周朗1,李卓1,施蕊1,王欣1,杨苏辉1,2(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精密光电测试仪器及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全光分幅成像技术[J].光学学报,2021,第2期
  • 卢文倩,李建欣,段明亮,许逸轩,宗毅(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基于倾斜相位的抗振动干涉面形测量[J].光学学报,2021,第2期
  • 邵珩,周勇,聂中原,祁俊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改进最小费用流相位解包裹算法[J].光学学报,2021,第2期
  • 常高垒1,2,朱欢1,俞辰韧1,2,朱海卿1,2,徐刚毅1,何力1(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成像材料与器件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掩埋光栅一级分布反馈结构的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J].光学学报,2021,第2期
  • 郭玉1,赵春竹2,朴明旭1,郑汉青1,顾姗姗1,句源1(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基于固定校正板和透镜阵列的机载共形窗口像差校正[J].光学学报,2021,第2期
  • 袁琨1,2,张阳1,2,贡双虎1,2,秦梦丹1,2,王坚2,汤尚2(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杭州彩谱科技有限公司).金属漆闪光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装置的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2期
  • 杨全顺1,2,江涛1,李辉3,高铁锁1(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坦普尔大学物理学院).Ab Initio方法研究NO分子红外光谱参数[J].光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晋闽1,2,3,刘志强1,2,3,魏同波1,2,3,闫建昌1,2,3,伊晓燕1,2,3,王军喜1,2,3(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照明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半导体照明发展综述[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宁永强,陈泳屹,张俊,宋悦,雷宇鑫,邱橙,梁磊,贾鹏,秦莉,王立军(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发展及相关技术概述[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涂佳静1,李朝晖2,3(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空分复用光纤研究综述[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杨通1,2,段璎哲1,2,程德文1,2,王涌天1,2(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由曲面成像光学系统设计:理论、发展与应用[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朱日宏1,2,孙越1,2,沈华1,2(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先进固体激光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光学自由曲面面形检测方法进展与展望[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裴丽,李祉祺,王建帅,解宇恒,郑晶晶,李晶,宁提纲(北京交通大学光波技术研究所全光网络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空分复用光纤放大器增益均衡技术研究进展[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张浩驰1,2,何沛航1,2,牛凌云1,2,张乐鹏1,2,崔铁军1,2(东南大学电磁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杨昌盛1,2,岑旭1,徐善辉1,3,2,杨中民1,3,2,4(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特种光纤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光纤激光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单频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刘文清1,王兴平1,2,马国盛1,3,刘英1,3,赵之豪4,李想1,邓昊1,陈兵1,阚瑞峰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岛分院;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灵敏腔衰荡光谱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靳伟1,2,鲍海泓1,2,齐云1,2,赵焱1,2,赵鹏程1,高寿飞1,何海律1,2(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学系;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光子研究中心).微纳结构光纤光谱学[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张天才1,2,毋伟1,2,杨鹏飞1,2,3,李刚1,2,张鹏飞1,2(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山西大学大数据科学与产业研究院).高精细度法布里-珀罗光学微腔及其在强耦合腔量子电动力学中的应用[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柴若衡1,刘文玮1,程化1,田建国1,陈树琪1,2,3(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光场调控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人工光学微纳结构中的连续体束缚态:原理、发展及应用[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赵振堂1,王东1,殷立新1,方国平1,顾强1,谷鸣1,冷用斌1,刘波1,周巧根1,沈立人1,张猛1,邓海啸1,陈家华1,陈建辉1,陈志豪1,丁建国1,方文程1,冯超1,谷端1,胡晓1,黄大章1,黄毛毛1,蒋志强1,李宾1,林国强1,刘以勇1,孙森1,王光宏1,王兴涛1,王震1,吴衍青1,俞路阳1,袁启兵1,张伟1,钟少鹏1,夏晓彬2,唐传祥3,黄文会3,杜应超3,颜立新3(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孙树林1,何琼2,郝加明3,肖诗逸4,周磊2(复旦大学光科学与工程系;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超构表面高效调控电磁波[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白雪,陈烽(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飞秒激光制备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展[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 王占山,黄秋实,张众,伊圣振,李文斌,沈正祥,齐润泽,余俊(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微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极紫外、X射线和中子薄膜光学元件与系统[J].光学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