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海峰,黄鹤燕,谢瑞士,霍冀川,徐光亮(西南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现代仪器分析类课程教学创新探索——以X射线探究晶体微观世界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4期
-
王军锋(深圳技术大学).基于设计思维的工程创新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J].高教学刊,2022,第24期
-
程泳(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途径探析[J].高教学刊,2022,第24期
-
张建强1,2,马思敏3,黄学彬4,2,杨东伟4,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国际学院;海南省国际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研究基地;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线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4期
-
陈燕(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基于问题引导式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J].高教学刊,2022,第24期
-
陈鼎,盛精(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基于学情感知技术的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第24期
-
张绢,夏新彬,张玉华,李前隆(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柔性管理在本科生学业预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4期
-
戴林,赵康英(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基于持续课堂观察的高校优秀日语教师教学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4期
-
谢素英,韩斌,管俊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中俄联合办学高等数学双语教学难点剖析[J].高教学刊,2022,第24期
-
桑海峰,孙芙蓉,李书阁,邢燕好(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创新开放实验室的开放式教学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4期
-
郑玉国(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研→教”正向互动促进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效果[J].高教学刊,2022,第24期
-
朱旭芳,马知远,彭丹,胡秋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的多模式线上教学实践[J].高教学刊,2022,第24期
-
王斌,刘旭(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扩招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情分析及策略探索——以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4期
-
《智慧农业导刊》编辑部.《智慧农业导刊》约稿函[J].高教学刊,2022,第24期
-
刘亚琼1,王晓茹2,王文秀1,牟建楼1,马倩云1,王颉1(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科技论文写作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高教学刊,2022,第23期
-
吴迪,许宜申,张晓俊,陶智(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3期
-
孙彩霞,刘佩勇,曹成有,张颖(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生命科学类通识选修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以东北大学植物的诉说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3期
-
方娟,陆帅冰,梁毅,魏坚华,宋书瀛(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面向新工科的“三全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第23期
-
宋吉广,史洪宇,刘彦文(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2,第23期
-
史瑞欣,彭进松,施连旭,赵晓虹(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基于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的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3期
-
肖燕飞,彭家庆,刘嘉铭,王瑞祥,焦芸芬(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实习-设计-就业”一体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教学刊,2022,第23期
-
沈阳,郭强,桂树(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目标指向的模块化融合式教学设计——以战场电磁环境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3期
-
邵彦春,王凌,黄艳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全英文教学实践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2,第23期
-
李芳,徐伟,戈晓岚(三江学院).基于异步SPOC+慕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3期
-
崔淦,王鸿膺,李自力,吕宇玲,卢兴国,罗小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面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以油库设计与管理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3期
-
罗小燕,杨丽荣,姜志宏,蔡改贫(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从导师视角论基于工匠精神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途径[J].高教学刊,2022,第23期
-
马岚,贾瑛,姚俊萍,吴婉娥,崔虎(火箭军工程大学).以学生为中心践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改革[J].高教学刊,2022,第2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