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彩云1,柳晓燕1,李飞飞1,朱金方1,郭朝丹1,2,李俊生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及成因[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韦慧1,邓羽松1,2,林立文1,黄娟1,王金悦1,黄海梅1,黄智刚3(广西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典型小生境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比较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党雪薇1,2,周亮1,3,2,胡凤宁1,袁博1,唐建军1(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关中平原城市群扩张对生态用地的多尺度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李轩1,彭剑峰1,2,3,李静茹1,杨柳1,崔佳月1,彭猛1,李成蹊1(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地球系统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伏牛山龙池墁南坡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孙嘉鸿1,郭彤1,董彦民1,王升忠1,2,3,4,汪祖丞1,2,3,4,徐志伟1,2,3,4(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泥炭沼泽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长白山湿地与生态吉林省联合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冻融循环对金川泥炭沼泽土壤微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杨巧,朱润军,杨畅宇,李仕杰,程希平(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基于树形结构的木棉叶功能性状差异性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杨波1,曹晓栋1,程洁婕1,余登利2,李光荣2,魏鲁明3,白新祥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京森旺林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贵州省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亮叶水青冈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冯彦1,董超2,包庆丰3(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城镇化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张续同,李卫明,张坤,熊伟唯,陈圣盛,刘子健(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江宜昌段桥边河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时空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冯发运1,2,王亚1,岳远浩3,李俊霞4,孙星1,程金金1,葛静1,余向阳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接种内生降解菌Stenotrophomonas pavanii DJL-M3对多菌灵胁迫下水稻根际微生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倪茂飞1,刘睿2,3,王志康1,4,张静2,3,苑浩达1,徐溶1(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贵州民族大学)).典型喀斯特河流汛期溶解性有机质空间变化及其光学参数的耦合关系[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张铁,于存,戚玉娇(贵州大学林学院).喀斯特森林常见树种倒木分解对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分布规律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刘高慧1,2,饶定齐3,史娜娜1,付刚1,高晓奇1,肖能文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澜沧县两栖动物多样性及海拔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赵梓伊1,2,肖能文1,刘高慧1,李俊生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五种齿突蟾在横断山南潜在地理分布预测[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张昊楠1,周大庆1,钱者东1,陈皓1,曹晓1,梁盛2,刘邦友3,高军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湿热河谷芭蕉群落优势物种空间分布格局与竞争对称性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封清1,2,3,周忠发1,3,陈全1,3,朱昌丽1,3(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旅航学院;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基于易地扶贫搬迁视角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孙泽兴1,李汶怡1,刘嘉敏1,曹淑慧1,张伟娟2,王浩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叶贺,红梅,梁志伟,图纳热,武振丹,王力群,包明哲,赵巴音那木拉(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降水变化和氮沉降对荒漠草原两种多年生禾草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李德会1,李相君2,吴庆贵1,尹海峰2,李贤伟2(绵阳师范学院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柏木人工林林窗位置对香椿细根分解及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丁彰琦1,2,徐国瑞3,张霜1,张育新1,马克明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东灵山土壤动物-植物互作关系对海拔格局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吕富成1,马建勇2,曹云3,延晓冬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国家气象中心).基于FORCCHN模型的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模拟[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阮宇1,胡景涛1,肖国生1,李俊清2,任凭3(重庆三峡学院;北京林业大学;重庆市万州区林业科学研究所).中山杉功能性状适应三峡库区消落带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刘森1,2,戴文涛3,尹香菊2,冷海霞3,朱越3,江廷磊3(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吉林省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河南济源人工引水渠隧道蝙蝠冬眠生态学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孙佳琦1,王光华2,任应党2,陈琴3,白耀宇1(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重庆市沙坪坝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温度变化对休耕期冬水田天敌捕食猎物的影响及天敌耐冷性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石秀东1,2,姚忠祎1,2,文冠男1,2,傅金钟1,谢锋1,齐银1,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芒康生态站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监测站网).横断山区龙蜥属(Diploderma)物种生境偏好和形态分化[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张文武1,王明鉴1,杨华1,肖能文2,黄国华3,4(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栖息地特性及其生态保护策略[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靳川1,2,李鑫豪1,2,蒋燕1,2,徐铭泽1,2,贾昕1,2,3,田赟1,2,3,刘鹏1,2,3,查天山1,2,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利用叶片荧光参数估算油蒿灌丛群落生态系统生产力[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王亚露,赵建宁,许彦骁,张乐,杨殿林,李洁(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种间竞争对香蒲与芦苇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常娜娜,张政,阿木提喀日马木提,杜菲,地丽胡玛.阿吉,马正海(新疆大学生命与科学技术学院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天山北麓典型水库细菌多样性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王新星1,2,陈涛1,2,李敏1,2,王跃中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珠江口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珠江口伶仃洋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利用对海岸线等变迁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