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罗晓佼1,2,张钘1,2,3,黄伟1,2,胡鹏飞1,2,谭炳圆1,2,张磊1,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国家级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与模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庆市万州区土肥与农业生态保护站).三峡库区澎溪河河段间水华程度差异及其机制[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宁嘉丽,黄艳荟,李桂芳,陈钊柱,王坚桦(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自然降雨下蔬菜地土壤侵蚀及氮素流失特征[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尹雪斐1,2,3,刘玉玲1,2,3,伍德1,2,3,黄薪铭1,2,3,张朴心1,2,3,铁柏清1,2,3(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省灌溉水源水质污染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南方产地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1株高耐性肠杆菌的筛选及对镉、砷同步钝化[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秦荣1,喻庆国1,2,刘振亚1,2,王行1,2,3(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高原湿地保护修复与生态服务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滇池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高原湿地四环素类抗生素抗性基因赋存与微生物群落共现性[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朱玉帆1,2,3,刘伟超1,2,3,李佳欣1,苏玉博4,简俊楠1,2,3,杨改河1,2,3,任成杰1,2,3,冯永忠1,2,任广鑫1,2,王晓娇1,2,韩新辉1,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龙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兰州大学生态学院).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其与有机碳组分的关系[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侯朋福1,2,薛利祥1,袁文胜3,曹帅1,2,刘颖多1,薛利红1,2,杨林章1,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缓控释肥深施对黏性土壤麦田氮素去向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管鸿智,黄荣珍,王金平,朱丽琴,邹显花,姬绍晖,林丽靖,房焕英,杨梦佳,廖迎春(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红壤区退化林地表土真菌群落结构对土壤改良措施的响应[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赵珮杉1,2,3,郭米山4,高广磊1,2,3,丁国栋1,2,3,张英1,2,3,任悦1,2,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半干旱-亚湿润干旱沙区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时空动态特征[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张洁洁1,2,3,4,Anders Priemé4,5,陈显轲1,2,3,周汉昌1,6,张沁唯1,6,庄绪亮1,7,秦翔8,庄国强1,6,马安周1,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Department of Biology,University of Copenhagen,Universitetsparken;Center for Permafrost (CENPERM),University of Copenhagen,?ster Voldgade;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基于QMEC分析的青藏高原不同类型冰川前缘地土壤微生物功能潜力[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于滨杭,姬建梅,王丽学,刘静,高欢,刘丹(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中国主粮作物生物炭产量效应的Meta分析[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李家康1,邱春生1,2,赵佳奇3,王晨晨1,2,刘楠楠1,2,王栋1,2,王少坡1,2,孙力平1,2(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天津市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不同农作物秸秆原料制备生物炭特性及重金属浸出行为[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王泰1,2,3,朱彬1,2,3,施双双1,2,3,安俊琳1,2,3,唐贵谦4,徐家平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江苏省气候中心).南京北郊工业乡村混合区秋季边界层VOCs垂直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康嘉慧1,2,孟凡磊1,2,刘学军1,2,许稳1,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河北曲周农业绿色发展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华北平原曲周县人为源氨排放清单及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杨景朝1,2,蒋兴文1,2,伯鑫3,4,王刚5,冯勇1,2(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化工大学北化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三捷环境工程咨询(杭州)有限公司).WRF模式最优参数化方案在不同空气质量模式的应用[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魏军强,杨柳,沈振兴,王秀茹(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西安市春季生物气溶胶的分布特征和健康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魏文淑1,2,祁建华1,2,常成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青岛近海不同天气下生物气溶胶中细菌浓度及存活率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胡石磊,瞿剑里,章丽,赵美蓉(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青海湖周边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和抗性基因丰度及相关性[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王港1,余海英1,黄化刚1,张路1,左洪菊2(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德阳杰化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外源Cd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稳定化特征[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黄凤艳1,周浪1,宋波1,2,庞瑞1,吴勇1,王佛鹏1,张云霞1(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旱地土壤和玉米As含量特征及其种植安全性评估[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王申博1,王玲玲2,范相阁3,王楠2,马双良2,张瑞芹1(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省郑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省北部区域霾污染过程中城市和农村点位PM2.5组分差异[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邓文博,刘文娟(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基于多属性决策方法的太原市冬季街道尘土中潜在有害元素关键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余光辉,王非凡,刘贤赵,李文慧,向云波(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中国1991~2018年突发环境事件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王恩瑞1,张坤锋1,2,昌盛1,张茉莉1,付青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实验室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珠海市中部主要供水水库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与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吴文雨1,2,马菁晟3,杨磊4,李敏4,唐剑锋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科技镇长团句容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长三角典型城郊流域生物可降解性有机质的分布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王梦雪1,2,尹思成1,2,王振方1,2,陈锦贤1,2,张玮1,2,王丽卿1,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环境DNA技术与水生态健康评估工程中心).不同颜色聚碳酸酯塑料对附着藻类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章孙逊1,张守红1,2,3,闫婧1,王恺1,杨航1,王任重远1,张文龙1,李华林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蓝色和蓝-绿屋顶径流水质特征[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王良1,钱欣1,高英波1,张慧1,刘开昌1,陈国庆2,李宗新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秸秆管理提高麦玉农田碳氮效率与经济效益[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南镇武1,刘柱1,2,孟维伟1,代红翠1,徐杰1,王娜1,刘灵艳1,王旭清1,刘开昌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黄河下游冲积平原轮作休耕农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李经涵,张建强,夏丽琼,郑世界,杨红薇,何杨(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炭影响抗生素在土壤中环境行为的Meta分析[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朱淑贞,佟洁,鲍丰,孙浩(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廊坊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