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江萍1,邓扬悟1,2,黄金1,王慧娟1,唐纯1,2,童瑶瑶1,2,陈明1,2(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离子型稀土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人工BSCs对稀土尾砂理化性质及抗蚀性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何涛,蔡菲,朱衷榜,章萍(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维有机LDH的制备及其对有机物的普适性吸附[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黄绍新1,隋倩1,王佳琦1,黄韵竹1,王斌2,徐东炯3,孔明4,张毅敏4(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保护水环境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太湖流域典型城镇水环境芳香胺类污染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阮仁俊1,2,项经纬1,赵俊杰1,赵昌爽1,2,孙俊伟1,赵伟1,操家顺2(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海大学环境学院).RSI-MO反应器强化沼气原位深度脱硫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马杰1,2,3,吴晓东4,石瑞洁2,闫兴成5,季铭2,许晓光2,王国祥2,党馨逸2,蒋燕妮2,叶子2(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索邦大学;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易分解碳输入模式对沉积物共代谢效应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张秋,尚艺婕,史静(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物质炭对Cd污染土壤团聚体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刘慧明1,刘晓2,付卓1,朱海涛1(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贵州植物物种高丰富度区域人类干扰变化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张海阳1,高柏2,1,葛勤1,华恩祥1,黄少华1,易玲1,沈威1,林聪业1(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试验室;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海拉尔盆地地下水铀的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李欣悦,张凯山,武文琪,邓林俐,殷子渊,向锌鹏,孟祥瑞,庞凯莉,朱怡静,马帅(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市城区大气细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刘鑫1,2,左锐1,2,孟利1,2,李鹏3,李志萍3,何柱锟1,2,李桥1,2,王金生1,2(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下水位上升过程硝态氮(硝酸盐)污染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尤青1,2,於照惠1,2,戴仲然1,2,张辉1,2,王永东1,2,丁德馨1,2(南华大学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南华大学极贫铀资源绿色开发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微生物溶解载铀赤铁矿及再固定铀的试验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中国环境科学》核心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实现五连冠[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朱子晗1,周涛1,赵由才1,余毅2,欧阳创2,曹瑞杰2,陈善平2,张瑞娜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兼氧条件下厨余垃圾发酵液作碳源的反硝化性能[J].中国环境科学,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