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丹,游郭虹,宋小艳,胡雷,柳杨,王长庭(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施磷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叶文丽,王银,吴孔森,杨新军(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农户生计转型及其生态效应——以陕西省佳县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于飞1,2,王洋1,2,张岗岗1,2,马剑敏1,2(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游荡型黄河滩涂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种间联结性[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胡娟1,谢培根1,梅祎芸2,郭瑞3,宋虓1,李婷婷1,徐爱春1(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自然博物院;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和小麂潜在适宜栖息地预测及重叠性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李雨1,2,卢柳妍2,田秀华3,段玉宝1,2(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高校极小种群野生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东方白鹳在山东省适宜栖息地的分布预测[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王涵1,2,赵文武1,2,尹彩春1,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陆地表层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生态系统稳态转换检测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刘启龙1,程赛赛2,陈婷1,常亮3,高梅香4,5(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林型地表甲虫食性及营养级关系: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王晓濛1,侯继华1,2,何念鹏3,4(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植物群落生产力由东向西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汪正祥1,2,熊蔚1,2,邓龙强3,林丽群1,2,张志麒3,李亭亭1,2(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大九湖沼泽湿地大泥炭藓种群分布特征及其制约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吴逢润1,黄思程2,王涛2,王琰3,王之梦1(厦门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嵌草式铺装植被和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特征——以新泰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张馨文1,安慧1,杜忠毓1,刘姝萱1,薛斌1,刘小平2,文志林2(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盐池县草原实验站).氮添加对宁夏荒漠草原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机制[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陈李雪,曾令清(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动物生物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复垂钓对鲫幼鱼易钓性和能量代谢及个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林楠1,徐琳1,卢凡青1,王姝纯1,王淼1,李秋月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市气候中心).华北区域杨柳科树木春季物候期模拟[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侯磊1,2,3,任毅华2,4,卢杰2,薛会英1(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林芝生态监测站).雪被厚度对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王云霓1,2,郭晔3,徐丽宏2,曹恭祥1,陈胜楠4,梁海荣1(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不同时间尺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层蒸腾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依再提古丽·外力1,2,杨建军1,2,李亚楠1,2,马媛1,2,吕杰3(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艾比湖胡杨凋落物与裸斑土壤代谢物差异比较[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苏伟峰1,2,周广胜3,2,宋兴阳3,吕晓敏3,2(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生态气象联合实验室).增温和光周期变化对东北地区兴安落叶松主要物候期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董智1,2,张丽苗1,谭雪1,袁中勋1,郑杰1,李昌晓1(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林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刈割与水淹对三峡库区消落带优势物种狗牙根存活及恢复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陈时鑫1,张伟2,马丹炜1,杨世辉3,彭文甫2,张红1,聂申明4(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省九龙县民族医院;四川省九龙县润德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高寒条件下根际环境对极小种群大理白前竞争能力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王新艳1,2,吕梦雪,崔保山1,2,邵冬冬1,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烟台市龙口市东江街道).海草床种子扩散过程及种子库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望元庆1,2,宋书愉2,3,王杰2,3,李洪飞4,许端阳2,李陇堂1(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0—2018年内蒙古沙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脆弱性演变及关键影响因素辨识[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邢强,秦俊,胡永红(上海辰山植物园城市园艺技术研发与推广中心).城市垂直绿墙常用植物的根系构型特征和生长动态[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朱玲,魏文涛,吴若冰,郭鸿蓉,张潇月,王定一,吴福忠(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间歇性溪流米槠凋落叶分解过程胞外酶活性动态[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郭瑞萍1,吴庆明1,陈露1,2,拍依祖拉木·沙力瓦1,3,王鑫源1,胡建成1,侯佳音1,安凯滨4(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监测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规划院;扎龙保护区管护中心).龙凤保护区普通鸬鹚巢特征与巢址选择[J].生态学报,2023,第6期
  • 张静1,杨丽萍1,贡恩军2,王宇1,任杰1,刘曼3(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基于谷歌地球引擎和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的西安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J].生态学报,2023,第5期
  • 杨安乐1,张小平1,李宗省2,李玉辰1,南富森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定量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5期
  • 丁金梅1,2,王维珍3,米文宝1,2,侯凯元2,张喜旺4,赵亚楠1,文琦2(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彭阳县自然资源局;宁夏同心县自然资源局).宁夏草地土壤有机碳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5期
  • 孙传谆1,2,王梓辰1,李景刚1,2,李灿1,2,王超3(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华南热带亚热带自然资源监测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基于生态系统多维特征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5期
  • 李智慧1,王凯2,徐丽萍1,3(石河子大学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绿洲城镇与山盆系统生态兵团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空间异质性[J].生态学报,2023,第5期
  • 陈铭1,2,程慧梓1,2,姚晓东1,2,曹丽荣1,2,陈蓉1,2,陈光水1,2,王小红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增温和氮添加对杉木不同序级细根形态和化学性状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