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浩(江苏宜兴).浅谈《禅缘壶》的紫砂壶艺特色[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王昆(江苏宜兴).浅谈陶瓷与中国画的关系[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范文技.浅析紫砂经典器型“石瓢”的前世与今生[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王法根(金华市婺城区法根陶瓷坊).绞胎技法建构青瓷装饰类型及其审美效果浅探[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李闰.匠心独运 传承经典 ——紫砂“亚明四方壶”的造型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张跃芬(江苏宜兴).浅谈紫砂“竹节提梁壶”的文化意境[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徐叶.论紫砂绞泥工艺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于文龙(吉林建筑大学).高校陶艺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探讨[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许燕.“柿园”紫砂壶的美感与寓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沈翠莲.自然造化 人文气韵 ——论紫砂壶“井铎”的创意表现和文化内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王尧辉(江苏宜兴).紫砂壶艺术的美好寓意 ——论《枯木逢春》艺术设计[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柴绪波.浅谈紫砂壶“一帆风顺”的陶刻创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邵仕军(江苏宜兴).赏析《洋桶》的造型特色[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钱小军(江苏宜兴).简析《梵语·提菱》的艺术魅力[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郭玉兰.论紫砂“双圈壶”的制作及感悟[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蒋余建.浅谈紫砂壶作品《雨露天星》的风雅与神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李群(江苏宜兴).立根原在破岩中 ——浅述紫砂“四方竹段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陈志云.一表非凡,巧夺天工 ——浅析《玲珑瓶》的艺术特征[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吴欢儒(江苏宜兴).浅析陶刻作品《弘儒尚古》的艺术表现力[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高梓峻(江苏宜兴).简述《子冶石瓢》的造型特点及陶刻特色[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顾敏君(江苏宜兴).赏析《牛盖竹》的文化特色[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童小平(江苏宜兴).简析陶刻作品《龙凤呈祥》的寓意显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范培君(江苏宜兴).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浅谈紫砂壶“红船”的造型特征以及精神内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冯郁芬(江苏宜兴).悟“六方提梁壶”的简练之美[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杭雯霞(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浅谈紫砂“小园寄情”的造型特征以及寓意内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马行云(云南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马行云陶瓷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范学文.“疾风知劲草” ——简谈紫砂壶作品《疾风》的艺术特征[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郭健(江苏宜兴).眼观紫砂壶,坦然心中生[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邹玥(江苏宜兴).赏六方星云 悟紫砂意蕴[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
范科锋.浅析青瓷作品《玉琮》的创作与评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