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征,陈国军,何春玲,曾祥有(茂名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化州市化橘红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黄雅丽1,刘幸红1,黄雯佳2,潘亚冬3,彭琳1,杜庆松4,刘金龙4,牟相芹3,刘方春1(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单县国有高韦庄苗圃;山东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山东省林业基金管理站).盐分胁迫对景天三七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陈娟1,刘周斌2,欧立军2(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不同类型土壤种植辣椒前后微生物多样性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杜婵娟1,张晋1,刘铜2,李春牛3,杨迪1,潘连富1,付岗1(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木霉菌剂对根际微生物及茉莉植株生长的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李玉华,褚希,车军辉,李文科,李旭旭(山东省气象服务中心).“锄禾问天”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黄展文,卢家仕,卜朝阳,李春牛,李先民(广西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杜鹃红山茶砧木嫁接苗成活率及生长特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李得禄,魏林源,张芝萍,李昌龙,柳小平(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西走廊不同生境黑果枸杞种群年龄结构及分布格局[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李军保1,董强1,朱建军1,石玉林2,柴红烨1,俞靓2,付选齐1,万建军2(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榆林不同树龄胡杨叶片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何佳怡,樊娅萍,王艳,张志,王倡宪(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Glomus mosseae对2个黄瓜品种幼苗生长及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沈友明1,刘明雨1,聂继云2,匡立学1,张建一1,徐国锋1(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果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兴城)/农业农村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兴城);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苹果中农药登记与使用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朱琳1,白朕卿1,2,王延峰1,2,吴佳文1,2(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非生物胁迫对能源作物糖分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朱艳霞,陈东亮,黄燕芬(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药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壮瑶药野甘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宋丽丽1,丛林1,张燕如1,赵婷婷1,金树磊2,王雁群3,韩杰1,李资聪1(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农牧和科技局).豆科种实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黄国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广昌传统莲作文化系统的特征与价值[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毛昭庆,王雪娇,陈良正,鄢文光,李隆伟(云南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贫困山区粮食单产变化贡献因素分解与测算 ——以云南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梁小春1,黄松殿1,姜仪民2,赵春梅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南宁树木园;广西桂嘉林业有限公司).外源激素与基质对黄果厚壳桂扦插生根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李中原1,王国重2,杨丹3,卢圆章1(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河南省周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南省农业干旱脆弱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殷鉴,邓丹,黄春丽,罗佳,陈玉,王弢(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洱海保护治理政策下的农业社会生态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李发林1,庄木来2,钱笑杰1,3,史国强1,曹明华1,张天翔1,林晓兰1,武英1,李延3(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平和县农业农村局;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修复与覆盖防草布对台地柚园氮磷流失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孙萍1,陈思瑾1,幸华1,张真1,姚园园1,杨学珍2,张晓娜3,栗孟飞1(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平凉市农业科学院;甘肃百草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温度对贯叶连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合成积累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端木李玲(江苏省常熟市种子管理站).密肥组合对水稻‘常优4号’氮肥农学利用率及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李建军1,张海英1,郭建国1,郭致杰1,吕和平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狼毒残渣的资源化利用探索[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王春安,吴军,危紫翼,赵宏德,何宏斌,陈艳萍(深圳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生物经济研究所).中美贸易摩擦对深圳市生物农业发展的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徐艳1,金磊磊2,蒋永忠1,邝文国3(《江苏农业学报》编辑部;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社).国内“乡村振兴”主题20篇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编辑部).本刊声明[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0期
-
高文瑞,王欣,李德翠,孙艳军,韩冰,樊小雪,徐刚(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不同水肥组合对辣椒植株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9期
-
赵记军1,于显枫2,张绪成2(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地膜源头减量化技术可行路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