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武1,沈子桐1,乔志强1,孙靓1,张佳滨1,张坤1,许伟2(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城市主城区立体模型的构建与风环境模拟 ——以广州主城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李亚非1,胡宗达1,余昊1,胡璟2,刘兴良3,罗明霞1,欧定华1,吴德勇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改变凋落物输入对川西亚高山天然次生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沈晗悦1,信忠保1,王志杰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北京山区侧柏林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胡明新1,2,3,周广胜1,3,4,吕晓敏1,3,王思琪1,张世雅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郑州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生态气象联合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测绘系).温度和光周期协同作用对蒙古栎幼苗春季物候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周文昌1,2,崔丽娟1,王义飞1,3,李伟1,康晓明1,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北京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CO2排放时空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罗正明1,2,刘晋仙2,周妍英3,杜京旗2,吴强4,柴宝峰2(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亚高山草地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夏梦洁1,王晓霞2,郝珉辉1,赵秀海1,张春雨1(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功能性状分布格局及其对地形因素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刘媛媛1,2,李霞3,王小博1,2,王绍强1,2,钱钊晖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2001—2018年中国-老挝交通走廊核心区植被稳定性对极端干旱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刘领,马宜林,悦飞雪,乔鑫鑫,尹飞,王艳芳(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生物炭对褐土旱地玉米季氮转化功能基因、丛枝菌根真菌及N2O释放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孙雪莹1,李祎斌1,吴庆明1,徐卓1,2,高晓冬3,李玉春4,柳旭5,邹红菲1,李晓民1(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烟台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黑龙江省宝清东升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松嫩平原苍鹭秋季栖息地选择及适宜性分布[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谢俊峰1,2,3,莫凡1,奚绍礼4,唐洪钊1,褚存2(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辽宁技术工程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玉龙雪山地区地表三维温度场时空变化分析[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王炎1,2,齐麟1,周莉1,周旺明1,毛诚瑞1,2,朱琪1,2,赵福强1(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火后种子萌发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孙兆跃1,2,范瑞良1,隋延鸣1,唐保军1,姜伟1,2,修玉娜1,2,李楠楠1,李雪英1,全为民1(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3种无脊椎动物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熊本牡蛎C.sikamea的捕食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高志灵,苏敏,江正俊(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高阶相互作用对宿主-寄生群落动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欧阳睿康,孙武,陈敏,孙靓,朱琳琳,乔志强(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市主城区城市地形类型与风环境评价[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毕丽1,2,杜帅1,2,于丹婷3,张丽梅1,2,贺纪正3,韩丽丽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新疆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与功能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朱紫瑞1,王程亮1,2,王晓卫2,赵海涛1,2,李保国1,3(陕西省秦岭珍稀频危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秦岭珍稀濒危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川金丝猴秦岭与岷山社群社会结构与空间分布差异性比较[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刘静如,郭可馨,谌亚,李晗,张丽,游成铭,徐振锋,谭波(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省级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亚热带森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何思源,魏钰,闵庆文.基于扎根理论的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机制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何雪李,陆施毅,黄中豪,李友邦.广西扶绥白头叶猴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翟晨阳,王圣云.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鄱阳湖区多维福祉时空差异演变与情景模拟[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盖美,王秀琪.美丽中国建设时空演变及耦合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陈起伟,熊康宁,但文红,牛莲莲.典型喀斯特区生态与贫困耦合特征分析——以贵州省9000个省级贫困村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王雅晴,冼超凡,欧阳志云.基于灰水足迹的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张启舜,李飞雪,王帝文,李满春,陈东.基于生态网络的江苏省生态空间连通性变化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曹秉帅,徐德琳,窦华山,庞博,敖文,顾羊羊,单楠,王文林,刘波,邹长新.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呼伦湖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金超,吴初平,丁易,袁位高,朱锦茹,黄玉洁,焦洁洁,臧润国,江波.午潮山常绿次生阔叶林主要木本植物功能群及其演替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汤娜,王志泰.黔中城市喀斯特山体遗存植物群落公园化利用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任祁荣,于恩逸.甘肃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耦合分析[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