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王新1,常青1,刘筱2,张刘宽1(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城市蓝绿基础设施降温效应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喻阳华1,钟欣平2,郑维2,陈志霞2,王俊贤2(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功能性状、化学计量及其关联[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董佳琦1,张勇2,傅伟军1,刘海英2,王增2,吕联江3,谢秉楼4,蒋仲龙2(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公益林和国有林场管理总站;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香榧主产区林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及其肥力评价[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高艳丽,李红波(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汉江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张涵丹1,康希睿1,邵文豪1,杨旭1,张建锋1,刘学全2,陈光才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大巴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不同类型杉木人工林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张建1,雷刚2,漆良华1,2(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市域景观格局变化及氮磷净化能力[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杜忠毓1,安慧1,文志林2,王波2,张馨文1(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盐池县草原实验站).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对增水和增氮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张运林1,睢晋玲2,3,吴娴2,林美霞2,3,陈龙4,陈天翼2(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市源清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粤港澳大湾区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盘远方1,2,梁志慧1,2,李嘉宝1,2,梁士楚1,2,姜勇1,2,吴华萍1,2,王菁菁1,2,傅瑞静1,2,周健梅1,2(广西师范大学广西高校野生动植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岩溶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洋洋1,2,黄锦楼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绿视率的城市生态舒适度评价模型构建[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菅永峰1,韩泽民1,黄光体2,王熊1,李源1,周靖靖1,3,佃袁勇1,3,4(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林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中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北亚热带森林生物量反演[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徐海东1,熊静1,成向荣1,凌高潮2,郑文华2,胡卫明2,虞木奎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华东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浙江省开化县林场).麻栎和闽楠幼苗叶功能性状及生物量对光照和施肥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熊静1,2,虞木奎1,成向荣1,汪成3,邹汉鲁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华东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南京林业大学;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光照和氮磷供应比对木荷生长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董学德1,高鹏1,李腾1,张佳辰1,董金伟1,许景伟2,囤兴建2(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麻栎-刺槐混交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师吉红1,2,3,项佳1,2,3,刘健1,2,3,邓洋波1,2,3,李明慧1,2,3,余坤勇1,2,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3S技术与资源优化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资源环境监测与可持续经营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方红壤典型水土流失区马尾松林地上林木碳储量的遥感监测 ——以长汀县河田镇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子婷1,2,杨磊3,李广1,戚建莉2,柴春山2,张洋东2(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陇中黄土高原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对退耕还林(草)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邵主恩1,2,赵西宁1,3,高晓东1,3,王绍飞2,王宪志2,吴普特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基于STICS模型的黄土高原苹果园生态系统服务评估[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康希睿,张涵丹,王小明,陈光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北亚热带3种森林群落对大气湿沉降重金属的调控[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张蔷1,2,李家湘1,3,樊晓亮4,徐文婷1,谢宗强1,5(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氮添加对中亚热带杜鹃灌丛凋落物生产和叶分解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陈艺1,蔡海生1,2,张学玲1,曾珩3,邵晖3,洪土林1,3(江西农业大学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省土地开发中心).基于MCE的饶河流域国土空间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异[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喻臻钰1,2,杨昆1,2,罗毅1,2,商春雪3,赵磊4(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师范大学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的水体透明度反演方法[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静1,2,周广胜3(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欧亚种酿酒葡萄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影响因子与气候适宜性[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邓文平1,2,郭锦荣1,3,邹芹4,陈琦1,2,黄家辉1,2,卢妍洁1,2,刘苑秋1,2(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庐山日本柳杉林下穿透雨时空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魏晨1,张小平1,罗子渝2,曹建军1,冯明铭1,赵慧君1,李空明1,李光栋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兰州市南山和北山 3种乔木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对比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林世伟1,2,马煜曦1,2,薛力铭1,2,江灿1,2,李秀珍1,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崇明生态研究院;长江三角洲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滨海湿地消浪服务空间分布特征 ——以上海市崇明岛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康满萍,赵成章,白雪(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湿地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工程研究中心).苏干湖湿地土壤全盐含量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李志强1,2,周伟奇1,2,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街区尺度城市内部动态度的量化 ——以深圳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何家莉1,王金牛2,周天阳3,宋怡珂2,查琳2,Niyati Naudiyal2,石凝2,吴彦2(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青藏高原东南缘陇蜀杜鹃当年生小枝茎叶性状对海拔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