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静1,2,周广胜3(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欧亚种酿酒葡萄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影响因子与气候适宜性[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张建1,雷刚2,漆良华1,2(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市域景观格局变化及氮磷净化能力[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康满萍,赵成章,白雪(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湿地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工程研究中心).苏干湖湿地土壤全盐含量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熊静1,2,虞木奎1,成向荣1,汪成3,邹汉鲁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华东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南京林业大学;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光照和氮磷供应比对木荷生长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杜忠毓1,安慧1,文志林2,王波2,张馨文1(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盐池县草原实验站).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对增水和增氮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谢婷1,2,李云飞1,2,李小军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固沙植被区生物土壤结皮及下层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赵青1,2,刘爽1,2,陈燕菲1,2,吴承祯3,4,范海兰1,2,林勇明1,2,李键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生态产业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武夷山不同林龄甜槠林土壤呼吸特征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李志强1,2,周伟奇1,2,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街区尺度城市内部动态度的量化 ——以深圳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邓文平1,2,郭锦荣1,3,邹芹4,陈琦1,2,黄家辉1,2,卢妍洁1,2,刘苑秋1,2(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庐山日本柳杉林下穿透雨时空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喻臻钰1,2,杨昆1,2,罗毅1,2,商春雪3,赵磊4(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师范大学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的水体透明度反演方法[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何家莉1,王金牛2,周天阳3,宋怡珂2,查琳2,Niyati Naudiyal2,石凝2,吴彦2(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青藏高原东南缘陇蜀杜鹃当年生小枝茎叶性状对海拔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邵主恩1,2,赵西宁1,3,高晓东1,3,王绍飞2,王宪志2,吴普特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基于STICS模型的黄土高原苹果园生态系统服务评估[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张蔷1,2,李家湘1,3,樊晓亮4,徐文婷1,谢宗强1,5(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氮添加对中亚热带杜鹃灌丛凋落物生产和叶分解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林世伟1,2,马煜曦1,2,薛力铭1,2,江灿1,2,李秀珍1,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崇明生态研究院;长江三角洲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滨海湿地消浪服务空间分布特征 ——以上海市崇明岛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康希睿,张涵丹,王小明,陈光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北亚热带3种森林群落对大气湿沉降重金属的调控[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赵睿1,2,卜红梅1,宋献方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再生水补水河道芦苇碳氮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袁川1,谭露1,2,徐亮3,童鑫4,游章强1,陈艳1(绵阳师范学院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地果花粉供应格局成因和适生区分析[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子婷1,2,杨磊3,李广1,戚建莉2,柴春山2,张洋东2(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陇中黄土高原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对退耕还林(草)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冯慧芳1,2,林婉奇1,薛立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资源保育中心).氮磷添加和栽植密度对大叶相思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陈艺1,蔡海生1,2,张学玲1,曾珩3,邵晖3,洪土林1,3(江西农业大学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省土地开发中心).基于MCE的饶河流域国土空间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异[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陈兴财1,张丰松2,李艳霞1,姜晓满1,张雪莲3,胡柏杨1,童心1,徐凯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类固醇雌激素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及其毒理效应[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子钰1,2,闫文德1,2,3,颜成正1,4,罗梓煜1,3,贾剑波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城市森林生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芦头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山区侧柏林冠层-大气蒸腾导度模拟及环境因子响应[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葛大艳1,2,刘乾甫2,赖子尼2,贾慧娟2,3,杜宛璘2,4,王超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天津农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珠三角河网链状硅藻物种组成及生态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志伟1,2,3,岳广阳2,吴晓东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地质学系).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不同高寒草地类型地表形变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师吉红1,2,3,项佳1,2,3,刘健1,2,3,邓洋波1,2,3,李明慧1,2,3,余坤勇1,2,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3S技术与资源优化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资源环境监测与可持续经营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方红壤典型水土流失区马尾松林地上林木碳储量的遥感监测 ——以长汀县河田镇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盘远方1,2,梁志慧1,2,李嘉宝1,2,梁士楚1,2,姜勇1,2,吴华萍1,2,王菁菁1,2,傅瑞静1,2,周健梅1,2(广西师范大学广西高校野生动植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桂林岩溶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魏晨1,张小平1,罗子渝2,曹建军1,冯明铭1,赵慧君1,李空明1,李光栋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兰州市南山和北山 3种乔木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对比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彭敏锐1,郑雪丽1,李平2,李秀明1,夏继刚1(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水产研究所).温度和重复测定对秦岭细鳞鲑快速启动反应、游泳性能及力竭后代谢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黄艳,彭敏锐,夏继刚(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温度对中华倒刺鲃不同生理生态性能的影响:驯化有益假说的验证[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徐高峰,张云,董立尧.油菜类型和品种对外来入侵杂草小子虉草的替代控制作用[J].生态学报,2021,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