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章程1,汪进良1,肖琼1,苗迎1,Mitja Prelovsek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斯洛文尼亚科学与艺术院岩溶研究所).斯洛文尼亚典型岩溶区土壤剖面CO2冬季动态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付翔,付成,肖玲韬,樊捷,付世建(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活跃性和社会性对中华倒刺鲃集群行为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邓钰婧1,李小雁1,2,胡霞1,2,吴秀臣1,2,王佩1,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降雨事件对不同深度土壤碳释放的试验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程占红1,程锦红1,朱紫翎2,王峥1(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基于群落视角的五台山景区森林植被旅游承载力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范小利,罗涛,张雪葳,吴良龙(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县域城镇空间形态与居住建筑能耗关联性的连续尺度研究 ——以浙江长兴、福建连江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窦飞越1,张欢1,吴智宏2,林木青3,4,束祖飞2,李红英1,寇若玫1,周泽扬1,黄敦元1,肖治术3,4(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媒介昆虫重点实验室;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拔梯度变化对黄缘蜾蠃筑巢结构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张弘杰1,2,徐慧敏1,2,过梓栩1,何斐3,曾巾2,赵大勇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水产养殖不同物种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张建民1,付晓2,李全生3,吴钢2,4,郭俊廷1,白璐1,张轶群2,4(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大型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累积效应及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陈淑甜1,2,胡一鸣2,周智鑫2,丁志锋2,梁健超2,孙雯2,胡慧建2,戎可1,3(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国家林草局野生动物保护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喜马拉雅山东段鸟类多度-垂直分布幅关系:特有种与非特有种的对比[J].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马奔1,温亚利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研究现状及经验启示[J].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丁晖1,陈水飞1,徐辉2,罗夏琦2,李垚3,许宝坤1,3,吴翼1,吴延庆1,雍凡1,周炜伦3,方炎明3(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武夷山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国家环境保护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生物与环境学院).2013—2018年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乔木层动态[J].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韦宝婧1,苏杰2,胡希军1,徐凯恒3,朱满乐1,刘路云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省自然保护地风景资源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乡景观生态研究所;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HY-LM”的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综合识别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景海超,刘颖慧,贺佩,张家琦,董婧怡,汪怡(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青藏高原典型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 ——以那曲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张梦园1,李坤1,邢小艺1,范舒欣1,徐一丁2,郝培尧1,董丽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北京温榆河-北运河生态廊道自生植物多样性对城市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茆杨,蒋勇军,张彩云,乔伊娜,吕同汝,邱菊(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近20年来西南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态工程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黄豪奔1,2,徐海量1,2,林涛3,夏国柱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管理局).2001—2020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肖能文,赵志平,李果,高晓奇,吉晟男,徐靖,刘冬梅,李俊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方法[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党雪薇1,2,周亮1,3,2,胡凤宁1,袁博1,唐建军1(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关中平原城市群扩张对生态用地的多尺度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张君红1,王健宇1,孟泽昕2,何佳1,董政宏1,刘凯茜3,陈文青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通过共现网络复杂性表征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功能性[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谭许脉1,张文1,肖纳1,莫雪青1,高冠女1,尤业明1,2,明安刚3,2,黄雪蔓1,2(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杉木林改造成乡土阔叶林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韦慧1,邓羽松1,2,林立文1,黄娟1,王金悦1,黄海梅1,黄智刚3(广西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典型小生境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比较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冯发运1,2,王亚1,岳远浩3,李俊霞4,孙星1,程金金1,葛静1,余向阳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接种内生降解菌Stenotrophomonas pavanii DJL-M3对多菌灵胁迫下水稻根际微生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孙嘉鸿1,郭彤1,董彦民1,王升忠1,2,3,4,汪祖丞1,2,3,4,徐志伟1,2,3,4(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泥炭沼泽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长白山湿地与生态吉林省联合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冻融循环对金川泥炭沼泽土壤微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李群,赵辉,赵成章,马敏,唐玉瑞,赵婷婷(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湿地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工程研究中心).洮河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植物群落多样性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杨波1,曹晓栋1,程洁婕1,余登利2,李光荣2,魏鲁明3,白新祥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京森旺林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贵州省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亮叶水青冈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张续同,李卫明,张坤,熊伟唯,陈圣盛,刘子健(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江宜昌段桥边河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时空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 吕富成1,马建勇2,曹云3,延晓冬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国家气象中心).基于FORCCHN模型的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模拟[J].生态学报,2022,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