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庭伟1,李炜弘1,丁维俊1,成词松1,汤朝晖1,许强2,刘桠3,杨越4,王杰鑫1(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智能医学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中西医多模态特征融合预测模型构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崔淑兰1,李萍2,樊一波1,郭晓黎1,谷文芳1,吴晨燕3,张平3(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宝鸡市中医医院).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证型证候特征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刘蕴葭1,赵艳1,林明欣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命门水火新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虎峻瑞1,2,段永强1,罗强1,马骏1(甘肃中医药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古今医鉴》“医称多术,杂合以治”学术内涵及外治法特色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杨涛1,康越之1,吴明慧1,仝延萍1,王昕2,王蕾3,樊永平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补肾益髓胶囊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视网膜Müller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陈思馨1,冯珂2,陈珍2,纪立金2(滨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健脾益智汤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行为学影响及脑内尿素代谢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敖丽梅1,高晗2,贾丽芬1,刘士民3,董秋梅1(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蒙药忠伦阿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抗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申屠乐,陈梦静,李影影,李菲(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薯蓣皂苷通过逆转上皮间质转化抑制高糖诱导的肺癌细胞转移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莫婵1,谢淑雯2,高磊2,吕志平2(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保肝宁对胆管结扎诱导的肝纤维化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韩旭1,2,徐斌1(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医学院医学应用技术学院康复基础教研室).针刺不同部位左、右侧腧穴对大鼠迷走神经前干放电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林燊,林栋,齐诗仪,吴倩雯,林丽莉(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电针不同刺激时长对自闭症大鼠BDNF-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李荣慧1,雷晓明2,张国民1,刘平安1,张崇泉1(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张崇泉“二维四向法”治疗汗证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付静1,2,商洪才1,3,4(江西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循证中医药研究院).基于混合方法研究中的探索性序列设计探讨民间特色诊疗技术临床疗效评价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魏晓雅1,2,石广霞1,2,张娜1,2,林璐璐1,2,杨静雯1,2,王旭3,刘存志1,2(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针灸创新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王晓波1,2,3,4,5,支文兰1,2,3,4,5,赵福来1,2,3,4,5,马小平1,2,3,4,5,孙星媛1,2,3,4,5,常君丽1,2,3,4,5,施杞1,2,3,4,5,杨燕萍1,2,3,4,5(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教育部筋骨理论与治法重点实验室;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施杞名中医工作室).中药有效单体逆转骨肉瘤细胞化疗耐药研究现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胡兆东,苗艳艳,苗明三(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鲜药的加工炮制技术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吴含章1,2,张光霁1,2(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省中医“瘀毒”证重点实验室).膏剂辅料溯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刘铁钢1,李晶晶2,董斐1,王兆忻1,白辰1,刘慧1,马雪颜1,于河1,谷晓红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疫病的辨证与辨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杨恺,冯全生(成都中医药大学).基于出土及传世文献探索秦汉时期的疫病防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李明,陶晓华(北京中医药大学).《小品方》疫病治疗思想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王冬,刘小明,聂诗佳,郑秀丽(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王燕昌《王氏医存》疫病学术思想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王秋月,毕岩,岳冬辉(长春中医药大学).基于“通透”祛邪法对吴又可开达膜原治疫思想探骊[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杨瑞华,吕文亮,曾江琴,孙玉洁,周姝含(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基于明清文献的“湿毒疫”理论探赜[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王翰飞,黄羚,赵岩松(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温疫论》疫灾环境因素背景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郭莎莎,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宋代瘟疫背景下香药的发展史[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侯佑柱1,孙敬宣1,张小琴2,王四平1,钟燕春1,柯向梅1(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国医大师李士懋桂甘麻附辛汤临证经验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魏宇娇1,张丽霞2,倘孟莹1,陈爽1,陈文黎1(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基于“天人同律”辨治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陈靓1,王建康2,陈霞波2,周开2,龚文波2,唐可伟3,张业2,顾颖杰2,苏文涛4,王晖2,王礼立5(宁波市江北区姚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宁波市海曙区中医医院;余姚市中医医院;宁波大学省部共建教育部冲击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从点、线、面、维、元、圆的气化交动谈中医象思维[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郝鸣昭1,黎晓蕾2,张悦2,董毅智2,李皓月3,赵静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国际合作处).雄黄在疫病防治中的应用与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
梁惠卿1,2,孙雪1,武渊1,王玉洁1,3,刘垚昱2,赖鹏华1,何宽其1,钱林超1,张婷1,王彦晖1,3,陈少东1(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厦门市中医院感染科;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中医科).舌象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中的价值[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