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镝翔1,2,黄铭泉1,吴丁丁1,解琳2,刘鹏2,朱长银1,周东美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微米炭介导下4-硝基氯苯的还原-氧化耦合修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唐梦雪1,黄晓锋1,程勇1,林晓玉1,姚沛廷1,胡仁志2,邓涛3,何凌燕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大气观测超级站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夏秋季光化学反应活性空间分布表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徐勇,赵纯,郭振东,戴强玉,盘钰春,郑志威(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中国八大经济区GPP变化及影响因子协同机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牛永康1,2;张运林1;张毅博1,3;孙晓1,4;李娜1,4;王玮佳1,4;施坤1,3;高阳辉5;高晶5(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京中科深瞳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基于陆基遥感研究降雨过程对人民渠水质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王玥1,张银晓1,2,齐冰3,4,朱艳红1,袁琦5,李卫军1(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滨州学院飞行学院;杭州市气象局;浙江临安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杭州市大气细颗粒物中铁溶解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康素琴1,郑亚卿1,杨睿1,桑倩倩1,马娟1,2,3(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省污水处理行业技术中心;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基于酸浸焚烧污泥灰中的磷释放及蓝铁矿生成[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张晓燕1,罗专溪2,王振红1(闽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福建省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污染监测与控制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微藻及其分泌物对溶解性有机磷矿化的促进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夏瑞1,2;谭健1,2;汪琼琼3;吴兑1,2;孔少飞4,5;陈楠5,6;邓涛7;陶丽萍1,2;张雪1,2;吴柏禧1,2;吴良斌1,2;王庆1,2;吴晟1,2(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广东省大气污染在线源解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省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中心;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基于PMF的武汉市大气细颗粒物消光来源解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宿兴涛1,2,邓志武1,安豪1(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汤加火山喷发SO2全球传输扩散态势模拟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谭凤凤1,罗敏2,张昌威2,陈欣2,黄佳芳1,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调节湿地CO2和CH4排放对淹水增强的响应[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王佳妮1,马若男1,唐若兰1,李丽琼1,彭丽娟1,李国学1,林嘉聪2,王定美2,李勤奋2,袁京3(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冷凝水回流对堆肥腐熟度和污染气体排放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李超杰1,农琼媛1,覃礼堂1,2,3,莫凌云2,3,4,梁延鹏1,2,3,曾鸿鹄1,2,3,邓振贵5,刘良5(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抗生素与杀菌剂顺序暴露对绿藻的联合毒性[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钱朋1,朱彬1,2,刘慧敏2,3,蒋伊蓉2,3,张建康2,3,高美美2,3,康磊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陕西省气象局秦岭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榆林市气象局).汾渭平原至黄土高原不同海拔高度地区近地面臭氧浓度差异[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王柯懿1,康平1,2,欧奕含1,张小玲1,2,汪可可3,王安怡1,冯浩鹏1,王九胜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平原城市气象与环境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黄石市大气二氧化氮健康效应与人群暴露风险[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梁迪文1,刘璐2,黄春荣1,叶蓁1,孙双双1,许睿1,杨宇峰2,董家华1,梁明易1,钟志强1(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生态系).城市湿地水生植物对附生轮虫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林宜玲1,2,洪有为2,3,4,5,纪晓婷2,3,4,许可3,4,5,邵智乾2,3,4,于瑞莲1,陈进生2,3,4(华侨大学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中心;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福建省大气臭氧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沿海城市秋季大气甲醛污染来源及其环境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冯晓琴1,2,罗锦洪3,谢卧龙3,王娜3,秦国华1(山西大学环境资源学院,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山西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中心,山西省环境规划院).大气污染暴露与育龄妇女月经周期长度的关联[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姚宇1,李皓2,孟范平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环境因子对红胞藻JZB-2降解海水中对二甲苯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陈圆圆,李珺琪,常淼,沈秀娥,刘保献(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PM2.5水分含量及其变化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杨磊1,袁斌1,郑锷1,叶晨朔2,王思行1,何贤俊1,张潇潇1,黄山1,胡伟伟3,邵敏1(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粤港澳环境质量创新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江三角洲秋季生物质燃烧对有机气溶胶的贡献[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谢谨裕,王卓雯,高伟杰,邓凤霞,邱珊(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钴基气体扩散电极强化电芬顿处理磺胺噻唑钠[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
何术锋,胡威,杨早立,冯韬,严晗璐,林育青,陈求稳(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汉江中下游藻类水华暴发特征及其生态流量阈值[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