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周泽昕1,曹虹1,柳焕章2,吕鹏飞3,王兴国1,杜丁香1(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考虑极间互感影响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双端电流积聚量保护[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11期
  • 周文齐,丘东元,张波,陈艳峰(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准开关升压逆变器的多模态组合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项剑波1,周凯1,陈诗佳2,李诗雨1,王国栋1(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压力注入电压稳定剂对热氧老化电缆绝缘性能的增强机理[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岳远里,刘泽,武建利,苗宇,刘向龙,崔玉鹏(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磁层析成像技术在刹车盘缺陷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范良志1,杨晓峰2,肖志权1,胡峰1,周向阳1,王芳1(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单对极质数槽绕线式旋变绕组配合的磁势精度[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刘君1,赵龙2,杜文娟1,王杨1,王海风1(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并网光热发电场振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与阻尼控制器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10期
  • 耿江海1,陈雅茜1,王平1,丁玉剑2,律方成1,肖智勇1,刘晓敏1,张博禹1(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正极性操作冲击下球–板长间隙流注–先导转化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8期
  • 丁亮,刘诗筠,梅丹华,刘峰,方志(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大气压氮气交流滑动弧放电模式及其周期特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8期
  • 高晨祥1,丁江萍1,赵桓锋2,许建中1,赵成勇1(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曼尼托巴大学).双有源桥型变换器电磁暂态等效算法稳定性及截断误差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李涛1,张幽彤1,梁玉秀1,艾强1,窦海石1,张柱2(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无锡新振发太阳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定子无磁轭模块化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荀涛,孙晓亮,朱效庆,王朗宁,李慧勤,杨汉武,刘金亮,张军,张建德,钟辉煌(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中心;宝鸡文理学院).强流脉冲电子束源陶瓷真空界面闪络特性及其抑制技术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19期
  • 雍静,朱子齐,王晓静(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架空电力线路对输油气管道的谐波感应研究: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9期
  • 田晓1,秦承鹏1,徐慧2,李太江1,李益民1,杨百勋1(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益通热工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620℃汽轮机用FB2转子钢高温时效过程的组织与性能演变[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9期
  • 随权1,李雪松2,林湘宁1,童宁1,魏繁荣1,李正天1,章建玲3(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考虑供水系统深度响应的微网经济调度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于继来1,张婷1,盛玉和2,张伟1,王松岩1,郭钰锋1(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基于瞬时值解析的支路电能损失与成本分摊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6期
  • 何赟泽1,邹翔1,李孟川1,周雅楠1,赵志斌2,黄守道1,佘赛波1,白芸1(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30V条件下功率MOSFET器件应力波理论与试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16期
  • 郭亮1,魏晓光2,周万迪2,齐磊1,高冲2,张升2(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直流断路器分断试验等效评价标准及其考核方案[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谢莉,陆家榆,赵录兴,何堃,吴桂芳,鞠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压变化对两回交叉跨越直流线路地面合成电场影响的试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15期
  • 成立1,方伟1,王汉卿1,杨丽君1,廖瑞金1,王婷婷2(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非线性声学的纳米复合电介质分散性整体无损评估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15期
  • 黄陈昱,郑飞虎,张冶文(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热脉冲法数据处理的反问题求解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苑清1,齐波2,李成榕2,高春嘉1,赵晓林3,张书琦3,徐征宇3(高电压与电磁兼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冲击电压下不同温度油中空间电荷迁移对电场分布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于继来1,张婷1,盛玉和2,张伟1,王松岩1,郭钰锋1(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气节点源流瞬时功率与周期能量分配关系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张仲彬,朱长林,孟雨欣(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相变胶囊无序堆积级联布置蓄热特性数值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16期
  • 赵鑫磊1,韩志伟2,李春1,岳新智1,王博1,张万福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上风力机设孔防护装置性能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16期
  • 钟再锡1,霍兆义1,汪新2,刘峰1,韩仁志1,潘玉华1,吕子强1(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第二发电厂).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运行方案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16期
  • 刘练波1,方梦祥1,许世森2,郭东方2(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二氧化碳捕集与处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DMAC/DETA复配水溶液两相吸收剂吸收CO2的行为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18期
  • 董文凯1,杜文娟2,王海风1(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用于振荡稳定性分析的并网风电场动态等效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李蔚1,吴恺逾1,陈坚红1,鲍旭东2,蔡超2,胡跃华2,盛德仁1(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基于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算法的核电汽轮机组出力优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杨鹤,卫慧敏,陈林,杨立军,杜小泽(电站能量传递转化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火力发电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性能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司和勇,曹丽华,李盼,陈东超(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轮机转子半锥形涡动的密封汽流激振及动力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