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海荣,黄宇,童德元,姜琴,周超(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纳税计算与申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1期
-
王萍,蔡艳蓉,杨延钧(海南大学管理学院).学生为本:基于“意愿差别”视角探究工商管理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以海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1期
-
徐建国(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1期
-
陈正(西安财经大学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基于学习成果的财经类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探讨[J].高教学刊,2022,第21期
-
范俊峰1,2,邓苏心2,卢晓1(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1期
-
王文波,顾寄南(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课程教学探索[J].高教学刊,2022,第21期
-
朱明霞,李玉华,王长法,曹贵玲,王桂英,李孟孟,李玉保(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动物育种学教学创新实践与成果总结[J].高教学刊,2022,第21期
-
景崤壁,蒋敏,吴星(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思政理念下酚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J].高教学刊,2022,第21期
-
王曦(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1期
-
左晶,刘向荣,梁耀东(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思维下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2,第21期
-
黄松平1,唐姝2,丁兆云1,朱先强1(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教学考评中心).院校与国防工业部门融合协同推进指挥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1期
-
陈亚萍(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两种同伴反馈形式对英语专业修辞思辨能力提升的有效性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1期
-
刘庆玉(江西师范大学).福利经济学教学中对分课堂的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2,第21期
-
林琼慧(温州理工学院).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看高校新手教师成长[J].高教学刊,2022,第21期
-
李洪均,章国安(南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地方高校一流专业建设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 ——以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沈健,吴浪,王可欣(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双因素理论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周华从,陈秋月,洪海龙,许瞳(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考核评价及持续改进思考与实践 ——以制药工艺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易伟阳,刘惠君,秦晓群,刘持(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ADDIE教学模式在基础医学课程思政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戴宏亮1,戴宏明2(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信息与自动化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刘亚春1,曹远龙2(南华大学数理学院;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沈炜,张涵翠,庄巧莉(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层次 ——以Python程序设计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谢果1,徐永1,陈云良1,陈建野2(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双碳”背景下面向新能源传热学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单洁,卢光跃,黄琼丹(西安邮电大学).“金课”背景下理工类课程思政内生式建设的研究 ——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卢江荣,王玉峰,王亚珍,陈国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双一流背景下橡胶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王树文(岭南师范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类“一流课程”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黄曌,王盟盟,梁建华,石伟,贺正芸(湖南工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双一流”背景下实训课程CDIO教学模式研究 ——以电子系统设计综合实训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李丹丹,王华磊,刘红昌,李金玲,罗春丽(贵州大学农学院).药用植物育种学课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孔德斌(扬州大学商学院).以“课题式教学”带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科创能力提升[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