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梦佳1,文方芳1,张雪莲1,赵青春1,郭建明2,廖洪1,刘自飞1,朱文3,韩宝3,葛瑶科4,廖上强5,卢静6(北京市耕地建设保护中心;北京捷西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房山区种植业技术推广站;北京益田生态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田块尺度设施菜田土壤健康评价方法的初步构建与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王一凡1,劳晓璨1,余丽萍2,叶海龙2(龙游县气象局;衢州市气象局).水稻‘甬优15’分期播种的气象条件适宜性试验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俞航1,2,程起1,2,唐海韵1,2,陈国奇1,2(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扑草净对10种小麦田恶性杂草的防除活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许昕阳,张跃建,沈佳,寿伟松(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厚皮甜瓜‘翠雪5号’种子破休眠方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彭程1,邓林萍2,蒙万聪2,常晓晓1,张增文2,罗贱良2,邱继水1,陆育生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重点实验室;乐昌市岭南落叶果树研究所).套袋对柰李果实外观及香气物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姚洁1,2,程磊1,2,周涛3,雷鹏堃3,朱月健4,马磊4(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亳州中医药研究所;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普康中药资源有限公司).国内太子参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刘鹏,吴巧花,舒惠理,周莉荫,王小东(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油茶对胁迫因子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高萌,张冬野,冯国军,杨晓旭,刘畅,闫志山,刘大军(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外源硒对60Co-γ辐射下菜豆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王丽霞1,尹超1,李姜丽2,刘丹1,陆婧文3(中国地质博物馆;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国石网络有限公司).化石村建设探索实践及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刘颖,耿丹丹,韩永胜,魏敏,刘柳(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环保型农林保水剂研制、性能与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郑本川1,张锦芳1,蒋俊1,崔成1,柴靓1,黄友涛2,周正鉴2,李浩杰1,蒋梁材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不同熟期“川油”系列甘蓝型油菜品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陈慧1,周晓月2,谭诚2,张永春3,汪吉东3,马洪波3(南京市六合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所/农业农村部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紫云英还田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郑碧霞1,2,戢小梅1,李长林1,龚林忠3,方林川1(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不同复合保鲜处理对‘夏黑’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邓裕帅,王宇光,於丽华,耿贵(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水涝胁迫对不同土壤盐碱度下甜菜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沈吉成1,2,赵彩霞1,2,3,叶发慧1,2,3,李亚鑫4,刘德梅1,2,刘瑞娟1,2,沈裕虎1,2,张怀刚1,2,3,陈文杰1,2(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青海省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海大学).基于农艺性状解析乐都长辣椒种质分化情况[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李冬雪1,2,王一柳1,郇威威1,2,卜令铎3,王睿智3,刘浩4,卢殿君1,王火焰1,2,陈小琴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深圳前海大地矿物科技有限公司).枸溶性钾肥对玉溪烟叶及根区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刘晓航1,马树庆2,赵晶1,全虎杰3,邓奎才3,柴庆荣3(吉林省延边州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台;吉林省延边农业气象试验站).东北粳稻产量对孕穗期不同时段低温的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景丽,张伟,上官彩霞,孙建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大别山区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曹秋梅,王路义,李晓曼,李俊达,刘梦田,郑瑶,王利华(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有效微生物对BALB/C小鼠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便氨气排放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付焱焱1,李云峰1,2,韩冬1,马树庆1,3(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吉林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吉林省气象台).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玉米生长季水分盈亏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编辑部).声明[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7期
  • 孙养存1,2,尹紫良1,2,葛菁萍1,2(黑龙江大学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微生物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治理方式[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6期
  • 鲍广灵1,陶荣浩1,杨庆波1,胡含秀1,李丁2,马友华1(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芜湖格丰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微生物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6期
  • 姚金保1,2,杨学明1,周淼平1,张鹏1,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扬州大学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小麦参试品种(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6期
  • 宋增文,陈瑾妍,贺剑,罗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资源依托型特色村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以祁杨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6期
  • 梁俊芬1,2,张磊1,2,张辉玲1,2,周灿芳1,2,万忠1,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民收入变化特征及未来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6期
  • 余兰1,王浩然1,张莹1,邢红运1,丁琪1,赵宝珍1,崔娜1,2(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沈阳农业大学设施园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转录因子MYCs调控番茄表皮毛萜类化合物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2,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