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荣1,何婷婷2(临沂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李西臣(西华大学法学院).论法律硕士专业实务能力的培养[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公云龙,张绍良,侯湖平,杨永均(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混合式教学中学习投入度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不动产估价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郑波,何丽华,周超,曾文杰(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南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姜丹(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语篇阅读教学:CBI教学理论视角下的跨文化能力培养[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张靓婷1,高伟2,张洪斌3,张燕4(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质量管理与评估办公室;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科学技术学院).基于CIPP模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柴义江,阚国坤(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从“一改两化”到“一改三化”的高职思政金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王景奇,袁尔纯(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程师生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梁琳,扎西拉姆(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学科竞赛的地方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高莉苹(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于青海省地方文化的创新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陈晓清(岭南师范学院).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张春红,刘雅丽,涂小琴(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智能时代数据驱动的持续性线上线下教学准备策略[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卢静(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卢莉蓉1,牛晓东2,陈俊梅1(长治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长治医学院基础医学部).新工科背景下基于EIP-CDIO模式的生物医学传感器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顾晓薇,胥孝川,邱景平,赵昀奇(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践 ——以东北大学资源经济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腾晓蓉,李亚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1C4D”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周泰石(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探讨[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徐冬梅1,应海儿1,苏根良2(浙江树人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树人学院城建学院).以样板支部创建为抓手提升高校党建工作实效及服务中心水平[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安鑫龙,申淑琦,杨超,李雪梅(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三精”途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海洋生态修复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徐淑丹(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多元混合式教学实践 ——以日文报刊选读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李明根(广州市技师学院).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王敏,王晓琴,楼宇丽,卫婷婷,吴学华,张馨予,曾春华(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物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张晓凡,吴文剑(东莞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化学中元素化学的教学改革探究 ——以卤素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陈建平,金双军(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基于对话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索[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张俊伶,黄成东,程凌云,李晓林(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面向农业绿色发展的植物营养学课程建设[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申力,卢宾宾(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地理国情监测专业的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祝铁丽,马雅丽(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促进高校学生重视中间学习过程的工科课程教学方法[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田丽鸿(南京工程学院).基于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电路分析课程的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徐润,吴凌尧,凤启龙(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校教师党支部“6+7”工作机制助推党建与业务双核驱动 ——以东南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
李志江1,2,戴凌燕3,迟晓星1,张丽媛1,崔素萍1,曹荣安1,王长远1,张东杰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省杂粮加工及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杂粮生产与加工“双一流”学科研究生课程集群建设[J].高教学刊,2022,第2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