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钱含星,彭叶子(浙江传媒学院).虚假宣传的平台治理——基于中外模式的比较分析[J].科技传播,2023,第2期
  • 李易霖(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遗忘为敌:数字技术视域下“抗战直播”微博的媒介实践[J].科技传播,2023,第2期
  • 王雪(云南大学).个体环保行为媒介化——对B站中用户自生产环保视频日志的内容分析[J].科技传播,2023,第2期
  • 任静,王天昊(北京联合大学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残障群体带货的身体叙事研究——以抖音“三农”短视频为例[J].科技传播,2023,第2期
  • 汤欣雯,王适文,周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南合作背景下非洲主流媒体涉华气候报道研究——基于2010年—2022年AllAfrica新闻文本挖掘[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石祝(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科普短视频设计方法研究——基于自媒体“毕导THU”的内容分析[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谭爽1,韩菲1,武佳奇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知识为基:中国社会组织环境风险沟通的实践策略与逻辑理路——以“垃圾焚烧风险争议”为观察切片[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张田田,温伟瑜(深圳大学).分殊的风险建构:微塑料风险的媒介呈现与科学发现的比较研究[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崔悦,罗淑贤(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媒介赋能视角下新农人出圈的实践路径——以安徽省肥东县为例[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胡兵1,彭伊婷2(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科普三十年:从重大科普政策看我国科普理念与引领能力的提升[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陶贤都,马芾涓(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融媒体时代科普破圈策略——基于“无穷小亮”的分析[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楼旭东1,裴子钥2(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大连理工大学).场景视域下生态科普创新思路——以“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为例[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曹俊卿(科学导报社).主流媒体在乡村振兴中的科学传播使命与策略[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秦磊,王辉(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三农”科技传播的实践困境与探索创新——以“壮美广西·智慧广电”乡村试点工程为视角[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杜壮(中国发展改革报社).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新兴产业新媒体报道逻辑探析——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报道为例[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高洁(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青少年环境教育数字资源包的研发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窦紫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专业观众对AI绘画艺术品评价标准的改变和影响维度探究[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史萌,李雅筝(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玩具·镜子·艺术:科普短视频个人创作者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以“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为例[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李涛1,2,徐剑宇2(浙江传媒学院;中国数字娱乐产业研究中心).科学传播中的科普动画与科幻动画比较研究[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冯翀(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编辑部).新时期青少年科普期刊助力科技成果传播探析——以《天文爱好者》为例[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张勇军1,陈海涛2(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科学传播产业研究院;武汉市科技馆).科学传播范式变迁下专家信任危机的重新审视[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吴苡婷(上海科技报).由“解渴解惑”升华到“启迪思维”:新时代科技新闻系列报道的探索和思考[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 张淳(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科学知识与人脸识别技术接受意愿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科技传播,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尾页 共有2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